辦公室系列短劇(第四集):好人好事


【明慧網二零零三年七月二十日】下載方法:按鼠標器右鍵,在彈出菜單中選擇「目標文件保存為……」(Save Target As……)。

Real格式低清晰度在線觀看(20分26秒)下載觀看(5.1MB)
Real格式高清晰度在線觀看(20分26秒)下載觀看(33.3MB)
MPG文件下載直接下載(208MB)分段下載(點擊)


第四集:好人好事

本集新人物:錢姓警察,三十多歲。

(韓總、志強、潘垣、小寧排成一行,在演習會演節目。此刻,大家正交頭接耳地議論台詞。)
韓總:怎麼樣,大家準備好沒有?我們給曲大主席來一遍, 開始!

(四人一齊拍手:咚咚鏘,咚咚鏘,咚鏘咚鏘咚咚鏘。)
韓總:開放搞活引技術,
小寧:全國人民忙致富;
潘垣:精神文明沒同步,
經理:難穩住。
(四人一齊拍手:咚咚鏘,咚咚鏘,咚鏘咚鏘咚咚鏘。)

韓總:「三個代表」新高度,
小寧:少生孩子多養豬;
潘垣:學習雷鋒老套路,
經理:有難度。
(四人一齊拍手:咚咚鏘,咚咚鏘,咚鏘咚鏘咚咚鏘。)

韓總:好人好事多獎勵,
小寧:揚善抑惡要牢記;
潘垣:看到路人丟錢包,
經理:是我的。

潘垣:哎,錯了,錯了,是「要騙你」。
經理:呦,錯了。
小寧:噢,演砸嘍!
曲藝:繼續,繼續。接著演
經理:後邊的還沒編呢。
曲藝:,我們可是進出口公司啊,怎麼連養豬都出來了?嗨,我看呀,你們這次匯演是沒戲了。
小寧:哎,這不是我瞎編啊。上一次我出差親眼所見,鐵路邊牆上斗大的字,「以『三個代表』指導計生工作,少生孩子多養豬」。
曲藝:哎,怎麼一提「三個代表」就亂了,我看呀,這次學雷鋒啊,要緊扣精神文明。
小寧:哎,說到這兒啊,還真提醒我了。現在這網上有一特別報導,大家來看看。來,來,來,來,來。
(說話間,小寧打開計算機,屏幕上出現江××開會睡覺、大哈趄、挖鼻孔的畫面。)
小寧:請看,江主席如何貫徹精神文明:這文明時不精神。
(畫面轉到江××直勾勾盯女服務員的畫面,經理繼續念。)
經理:這精神時不文明。這記者厲害啊。
小寧:絕了

潘垣:真噁心。
韓總:好了好了,別扯遠了。這次學雷鋒活動,主題是「當好人、做好事」。嗯,總公司有要求,每個人都實實在在做件好事。
曲藝:哎,你們有沒有甚麼打算呀?要爭取有新意啊。
潘垣(從抽屜裏拿出一條毛巾):那還用說,我呀,明天為五保戶擦窗掃地。
經理(從牆角拿起一個打氣筒):我為路人義務打氣。
曲藝:哎,等等,等等……想起來了,明天總公司組織去天安門廣場擦護欄,哎,你們部門派誰去呀?
(韓總、經理、潘垣不約而同看著小寧。)
小寧(注意到大家的目光,一挺胸。):呃,我去,呃,那個當好人、做好事,呃,義不容辭啊。
(大家向小寧投去讚許的目光,曲藝回過頭繼續和韓總、經理說著細節。)
(潘垣、小寧一起走回辦公桌。)
潘垣:哎,李小寧,你還真行,挺身而出,像個男子漢。
小寧:是嗎?你不說我還真忽略了自己的優點。希望今後多多提醒。
(潘垣一撇嘴。)
經理一邊擺弄打氣筒,一邊哼唱:學習雷鋒,好榜樣……
(氣筒突然卡住,畫面黑。)

(日曆指向星期一。早上,經理推門走進辦公室。潘垣正在擦桌子。)
經理:小潘,早。
潘垣:經理早。
(韓總衣袖高挽,手拿一塊毛巾從會議室走出來。)
經理:韓總,您這是?
韓總:嗨,應該的,「學雷鋒」我也不能落後啊。今天早上碰到曲藝了,據說咱們部門表現還不錯。上個星期五的活動怎麼樣啊?
經理:呃,義務打氣挺受歡迎的,嗨,都怪我不小心,喝口水的功夫,不知道哪個小子把氣筒給順跑了,這氣筒還是借的,這下可麻煩了。
(韓總看看牆上的鐘,已經9:10。)
韓總(一皺眉):哎,這李小寧怎麼還沒到啊?
經理:是啊,八成路上又學雷鋒去了?應該來了,應該來了。
(韓總、經理各走自回辦公室。)

(潘垣正在打字,韓總從辦公室出來。)
韓總:潘垣,把這次進口計劃書拿給我看看。
潘垣:還在李小寧那兒。
韓總:李小寧呢?
潘垣:好像還沒到。
韓總:打電話來了嗎?
潘垣:沒有。
韓總:甚麼天大的事兒啊,連個招呼都不打?說不來就不來,也太隨便了!給他家裏打個電話,耽誤了工作,影響了業務可不行!
潘垣:行,我這就打。
韓總:等等,讓王經理打。
(韓總轉身進辦公室。)
============================
(總經理辦公室內,韓總正在窗前來回踱步低頭思考。經理敲門進來。)
經理:韓總,這我能想到的電話全打了,他們家裏也正滿世界找人呢。
韓總:隨隨便便,這次一定要處分,不管甚麼原因。
經理:這幾天沒見人影,不會是出事了吧?
潘垣:餵?李小寧不在,我們也在找他。
韓總:嗯……再找不著的話,跟人事部打個招呼。
(正說著,電話鈴響。)
韓總:餵?曲藝啊……甚麼?李小寧找著啦,
經理(吃驚地):在哪兒呢?
韓總:被公安局請去了!
經理:啊?!
潘垣:啊?!
(潘垣聽見動靜從門外跑進來打探。)
韓總:行啊!這次咱們部門也跟著出名了。這麼搞可不行,這件事一定要向總公司彙報,咱們這兒廟小,裝不下他。
潘垣:這李小寧又幹甚麼了?怎麼這麼不爭氣。
經理:韓總,這先別著急,這知道人在哪兒就好辦了,這小子犯甚麼事兒啦?
韓總:誰搞得清啊?有人說李小寧打人了,有人說李小寧被打了。上星期五就進去了。
潘垣:啊,去了三天了。
經理:不會吧?上星期五不是學雷鋒嗎?

總辦外有人問話:「有人嗎?」
(大家一起走出總辦。)
警察:李小寧是你們這兒的吧?我姓錢,分局的。
(眾人一愣。)

(會議室內。)
警察:李小寧現在已經被拘留了,擾亂社會治安,涉嫌參與恐怖活動。他的問題是很嚴重的,勞教應該是肯定了。
經理:這事很突然,我們得儘快把情況搞清楚。你們分局劉大隊長管這事吧。
警察:我懂你的意思,我也想幫忙。不過,這個問題是610辦公室一手抓的,找誰都沒有用。
經理(點頭):噢。你看,這小寧啊是我們的業務骨幹,一時半會兒還真離不了,你看有沒有甚麼辦法?
警察:沒甚麼辦法。(稍作沉吟)除非…… ……單位保釋。
韓總(一直皺眉沉思,此時對經理說):那就快跟人事部聯繫,開個介紹信吧。
(警察面露不耐煩。)
經理:呵呵,韓總,老錢的意思是給點兒押金。
韓總:押金?
警察:錢可不是我們拿啊,押金最後是要退的。當然了,這裏裏外外的費用也是很大的。勞教所就像內部招待所,條件不錯的。
經理:是,是。那您給個數吧,我們好研究研究。
警察:我們可沒法給數,每個案子都不一樣。一般單位就給個十萬、八萬的,那也都是自願的,押金嘛。
經理:這裏面包括生活費和手續費吧?
警察:不,不。那是他們家的事兒,另有專人負責。
經理:這小寧在裏邊兒不會受苦吧?
警察:您說到哪裏去了?這監獄也有監規,我們也有制度。就是犯人打人,那也是要處理的。不要聽信謠言。

(這時,門外響起了小潘的聲音:他們都在會議室,曲藝回答「哦。」,一會兒推門急匆匆進來)

曲藝:呦?老錢,是你啊?
警察:哦,老鄭頭也是這兒的。你們單位可以呀。
曲藝:李小寧的情況還不清楚吶,你們可不要下手太狠了。
警察:回家多看看電視,就說對法輪功,政府一直是和風細雨,啊,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警察(邊說邊環顧大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國是國策。
曲藝:呵!那我問你,「名譽上搞臭、經濟上搞垮、肉體上消滅」 ,是老江對法輪功私定的政策吧?還有,「打死白打、打死算自殺」……
警察:你可不能亂說啊,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你看見文件啦?
曲藝:內部文件,能放到傳達室?
警察:知道是內部文件,就更不能亂說嘛。還用教嘛?國家機器,懂嗎?
(警察轉向大家。)
警察:得,今兒我的話都說清楚了,我先走了,你們甚麼意思給我回個話兒。
(說完,警察走出會議室。曲藝關上門。)
曲藝:德行!
(警察又推開門。)
警察:別嫌我煩啊,這個事兒一時半會兒還完不了,逢年過節我會常來。
(警察離去。曲藝又沒好氣地關上門。)
曲藝:攤上這幫人真噁心。
韓總:曲藝啊,對警察說話還是注意點,不要亂講。國外說我們有迫害,哪裏有啊?我是沒看見。我從來就是以文件為準。要防止國外的反華勢力的破壞。
曲藝:跟你怎麼說呢?你慢慢看吧。
經理:韓總,您看這怎麼辦?
韓總:押金嘛雖然能退回來,可這財會上也沒個說法啊。這李小寧早就該吸取教訓了,這次被人家搞個株連九族,麻煩大了。
經理:不過,韓總啊,這規矩我還真知道一點兒。這押金呢,是肉包子打狗,沒聽說有退的。
潘垣(進門來):韓總,李小寧現在怎麼樣了。
(無人答話,只有經理嘆口氣,搖搖頭。)
經理:李小寧這次麻煩了。
(大家低頭沉默,只有隱約的鐘錶嘀嗒聲。)

(杯中的水喝光了。)
(經理嘆了口氣。潘垣出門倒水。)
潘垣(驚喜地):李小寧!你從哪兒冒出來的?我們都要急死了!
(李小寧頭髮蓬亂,一臉疲勞,坐在椅子上,雙眼盯著顯示屏,似乎對外界毫無知覺。大家聽罷衝出門。)
經理:有吃的沒有。
潘垣:有,有
(潘垣趕快拉開抽屜,遞上三塊薩琪瑪。)
(小寧仍沒反應。)
經理:這哪夠啊?還有沒有?

(於是大家分頭進到別的房間。很快都拿著食物出來,但見李小寧前的三塊薩琪瑪只剩下了包裝紙。)

韓總(放緩語氣):李小寧,到底出甚麼事了?不要緊,知錯就改嘛。
經理:先喘口氣兒,慢慢說。
(潘垣小心地把水端了過去。)
曲藝:對對,把衣服脫了,屋裏熱,啊。
(小寧這才抬眼看了看潘垣,慢慢站起,默默脫掉了罩衣。大家都倒吸一口氣。只見李小寧襯衫骯髒,扣子被扯掉了,肩頭被撕開了口子,後腰印著清晰的鞋印。手腕和頸部淤痕隱約可見。)

潘垣:啊?
韓總:李小寧,到底跟誰打架了?
曲藝:是公安局放人還是你自己跑出來的?
經理:你,你這是怎麼回事兒。
小寧:怎麼回事兒?一群流氓!
(小寧說完慢慢坐下。)
小寧:上禮拜五,擦完護欄,我正要回家。還沒走到地鐵站,就看見兩個小平頭在地上拖著一個六、七十歲的老太太,實在是太不像話了。
曲藝:然後你就見義勇為了?
小寧:沒錯。我忍不住大喊一句:「不准打人。」那兩個小子就說:「閒的,管著嗎?」我說:「怎麼管不著,我們是一塊兒的」這下結果惹了禍,把我和那老太太一塊抓起來了。敢情這看熱鬧的好多都是便衣。
潘垣:哎,那打人的壞人呢?跑了?
經理:嗨,你怎麼不明白呀,那人也是便衣。
曲藝:嗨,說了半天,那老太太是幹嘛的?
小寧:後來我才搞清楚,原來是煉法輪功的。
韓總:看看看看,我就知道,這裏邊肯定有原因。怎麼這麼不冷靜?!
曲藝:怪不得呢。(嘆口氣,接著說)那天安門廣場是一般的地方嗎?
(經理聽著不由默默點了點頭。)
韓總:李小寧,你平時的聰明勁兒哪兒去了?跟他們解釋啊。
小寧:他們也得聽啊。我說,我是來當好人、做好事的。那警察說,來這兒的都這麼說。我又說了,我說,我今天是特意來天安門廣場的。那警察說,少廢話,就知道你們是特意來的。你們看看,這不是有病嗎這不是!還居然問我要暫住證。
曲藝:哎,那後來呢?
小寧:後來,說是讓我想想,就把我扔進鐵籠子關了兩天。
經理:那你這身上的傷不像是關的呀。
小寧:那是今天上午的事兒。把我打急了,我就還了手。
經理:哎喲,那能不吃虧嗎?
韓總:不會吧?剛才那分局姓錢的警察不是來過了嗎,人家是很講政策的。
小寧:皮夾克小分頭,
經理:對呀
小寧:呸,就他打的最兇!我這一折騰,他們反倒斷定我不是練法輪功的,本來這人多得也關不下了,就把我給放了。這叫甚麼世道?
曲藝:這還算輕的。報紙、電視上說的「和風細雨似的」教育,實際上那是「轉化」。好多用的都是大刑,比「渣滓洞」還厲害吶。
韓總(打斷大家):哎哎……政治上的玩笑可開不得啊。尤其小道消息不要傳。
曲藝:那當然。我說話從來都是有根據的。剛才警察都承認了。咱們鄭高工被關的這兩年,勞教所我可沒少跑,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小寧一直低頭沒說話,這時才抬起頭。)
小寧:鄭高工怎麼樣啊?
曲藝:別提了。慘透了。我才知道,老鄭這次又絕食了三十多天了。唉。
韓總:不是兩年勞教已經到期了嗎?
曲藝:因為不簽悔過書,到期的當天又延了半年。這警察可真狠。
經理:這老伴躺在床上沒人管,兒子又在國外,唉……
韓總:這法輪功的問題呀很複雜,不管怎麼樣,大家躲遠點兒吧。
小寧:躲的開才是啊,您看,就因為要「當好人、做好事」就這樣了。
經理:這誰要是能把老鄭弄出來,那可是天大的本事。不過,就現在這氣候來說,難哪。
(李小寧並沒答話,拉開抽屜拿出一個信封。)
小寧:這是我上月的獎金,替我拿給老鄭家吧。
經理:應該,應該,是吧,韓總。算我一份兒,算我一份兒。
(經理說完進辦公室。)
潘垣:那我也要捐。
韓總:哎,這可純屬個人行為啊。
曲藝:對,對,大家自願的。我來代收。
韓總:曲藝啊,這次學雷鋒活動的評比怎麼樣啊?
曲藝:怎麼樣了?您說怎麼評吧?按理咱公司李小寧是最突出的,可是……
韓總:聽總公司的吧。
曲藝:唉,走了
(韓總轉身進辦公室,經理跟進來。)
經理:哎,韓總,您看小寧這考勤怎麼報合適啊?
韓總:算調研吧,外加補助。另外,下班兒給小寧去買件新襯衫,按客戶禮品給處理一下。
經理:好嘞。

潘垣:疼不疼?

小寧:沒事兒。
(經理走出總經理辦公室。)
經理:小寧,韓總吩咐了,我們去給你買件新襯衫。
潘垣:對啊,把這件扔了吧。
小寧:那我就不客氣了啊。不過這件襯衫不能扔,這是證據。他們這麼搞,我倒要看看他們怎麼收場。我先去收拾一下。
(小寧說完進更衣間。)
經理(像是自言自語):其實李小寧這人啊不錯,像這樣的人現在少嘍。
潘垣暗暗會心一笑。

(另一天,大家正收拾東西準備下班。)
曲藝推門進來。
曲藝:老總,會演取消了。節目不足。
韓總:那評比呢?
曲藝:沒了,不過,準備的部門一律有獎。
潘垣:耶……
曲藝:哎,聽說了吧?老鄭回來了!
(大家圍上來。)
小寧:平反了?
曲藝:平反?嗨,比平反還厲害呢。老鄭的兒子不是在加拿大嗎?聽說老鄭的兒子也是煉法輪功的。在國外,現在有個法輪功全球營救親屬的活動。聽說在加拿大,從老百姓到政府都在幫忙呢,都搞到聯合國去了。還真厲害,都營救出來好幾個了。這回老鄭可是全球聞名了。
經理:了不得呀。
潘垣:哎,那我們是不是應該去看看老鄭?
曲藝:嗨,沒機會了。人家老鄭馬上都要去加拿大了,還要給人家接走了。哎,聽說是加拿大移民部長簽的特許簽證,嗨,真厲害呀?哎,還有,你們捐的錢老鄭叫我退還給你們。
小寧:厲害呀!這加拿大政府救好人辦好事,夠仗義。
經理:真不愧是白求恩的故鄉啊。
韓總:哎,沒想到。
小寧:哎,曲大主席,幫忙跟老鄭說說,給加拿大移民部長也遞個話?
曲藝:幹嘛?
小寧:這個,能不能對付對付,把我的名字也加上,給咱也弄個移民特許簽證甚麼的?
(大家笑,出門。)
小寧:哎,哎,哎,哎,我,我也是受迫害的啊,哎,哎,我,我還有證據呢。哎,哎。
小寧(低聲自語地):真沒想到啊,頭一回聽說,還有這麼出國的。
(關掉辦公室的燈。)
小寧:哎,哎,哎,幹甚麼吶嘿,這還有人吶嘿。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3/7/20/54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