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網二零二四年六月九日】我今年六十二歲,丈夫從二零二二年每年給我交一萬三千元的社保。今年本來二月八號就到期了,由於這段時間比較忙就耽誤了。 三月十九號我到社保局辦理業務。工作人員把我的保險手冊在電腦上一核對準確無誤,當我問她二零二二年至二零二三年各交的一萬三千元時,她一查發現二零二三年的根本沒交。我當時一愣,我說去年是我丈夫找我村銀行代辦點的人員交的(是我村書記,因覺的方便就在他那裏存取錢),有個13900的存單三月四號到期,丈夫讓他把13000元給我辦社保,多餘的900元和利息轉到丈夫的微信裏。她說是不是你丈夫把錢轉到別的地方幹甚麼去了?我說不可能。我打電話問丈夫怎麼回事,他說他確實交了,要不你去村書記家問問吧。 我到村書記家問他:去年讓你交給社保局的13000元怎麼沒交?他支支吾吾的說:你甚麼時候給錢了?我嚴肅的說:別開玩笑,這不是個小數目。他說:我給你查查吧!他拿著手機邊查邊說,都有失誤的時候。我說給你時間慢慢查,畢竟一年多的帳了。他讓我把丈夫的身份證給他,他去銀行查。 丈夫下班後去問他查的怎麼樣了,他卻說我家三月七號那天有個10000元的單子是他轉的。我丈夫一聽,氣的火冒三丈的對他說:沒有我的同意你怎麼能隨便轉錢呢?再說我那是13000元,那3000元哪去了?他說我給你補上。我丈夫氣的一言沒發回家了。 回來後,我發現丈夫臉色很難看,氣的肚子疼,邊吃藥邊告訴我經過。我說:錢財是身外之物,生帶不來死帶不去,先別為了這點錢傷身體。他氣憤的說:貪了我們的錢,沒給交保險,他這是欺負人,這件事不能這麼算了。我看他態度很堅定根本勸不住,就把這事告訴了我兩個兒子,想讓他們幫我勸勸他爸,結果適得其反,一個說先給他個反省的機會,要不還錢就準備材料起訴他。另一個說欺負咱家沒人了,必須還錢,再不給就告他,讓他別幹了。丈夫就背著我找到總行領導,領導勸他不要上火,回家等他給查。 得知事情要鬧大,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我找到同修交流此事,同修交流說,既然如此就走程序看看吧,要是當時私下找他談談解決此事,或許事情不會鬧大,你是修煉人,用法的標準衡量一下就知道怎麼做了。 我被同修的一番話點醒了,悟到可能是師父用這件事讓我去講真相救他的。我給師父上了炷香,求師父加持我。就去了他(村書記)家,他倆口子招呼我坐下後,我就開門見山的說:我今天來,是用良心、用修煉人的名義跟你談這件事,我要有半句假話就不配修真、善、忍,更對不起我的師父,師父教我們做好人,與人為善,寬容待人……說這些話的時候,我看到他眼睛濕潤了。我繼續說:在村裏我處處按真、善、忍做好人,也告訴人們記住法輪大法好,真善忍好做好人。給村裏的病人捐款,冬天下雪後我就自願到大街上掃雪,特別是一些老人,兒女不在家,為了他們好走,就到他們家門口掃雪,老人們都高興的謝謝我,我就告訴他們記住「法輪大法好,真善忍好」就行了,說到這他認可的點頭說:我知道你是好人。我說你既然知道我是好人,就把錢給了,我們不可能昧著良心來找你麻煩的,你將心比心,如果這件事發生在你身上,你也會心痛的。咱們都是一個村的老少爺們,何必為了這一萬多塊錢傷了和氣,並且我不想把事情鬧大,我們兩家過日子都不容易,我是為了你好,考慮到你的名譽和飯碗,所以我們沒有聲張。 這時我想起了師父講的:「退一步海闊天空」(《轉法輪》),就說你好好查查,是不是上邊哪個環節出問題了,其實你心裏有數。臨走時我又說:實在查不出來就算了,不過人說話辦事得憑良心,要沒了良心這個人就完了,更何況人在做天在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為我是修煉的人,把錢財看淡了,所以我要的是家人的平安健康。 二十二號我又去了社保局,工作人員告訴我趕快拿錢辦理,二十五號辦不好的話就影響下個月領錢了。我就到村書記家很嚴肅的對他說:你查好了沒有?我等著交錢呢。他馬上陪著笑臉說:嫂子你別上火,等著和我哥對峙。我看著他可憐的樣子,說別對了,你相信我,我們這是百分之百的對,錯在你那,我是為了你好。最後他說,今晚到你家去,我問是給我辦保險還是給錢,他說看情況,能辦就辦,不能辦就給錢。 回家後,我準備水果、瓜子、茶水,等丈夫下班了就打電話叫他過來。他拿了盒禮品,一進門高興的說:嫂子你去我家兩趟,對我啟發很大,你是不是學的那個(指大法)管用。他坐在炕上很熱情的說:哥,對不起;嫂子,對不起。你說的那個因果關係我相信,那段時間我眼不好,天天去醫院,你妹妹就不能動彈,還得親家幫忙照顧,搞的我沒心思,出了錯。他說了一些客套話,把錢歸還並直接打電話辦好了此事,就匆匆離開。 我在送他的同時讓他記住法輪大法好、真善忍好,有個好的未來,他爽快的答應了。 我發自內心的為這個得救的生命高興。如果沒有師父加持的善的力量。要像他們爺們那樣,不但解決不好還可能兩敗俱傷呢。我真正的體會到了師父講的「亂世冤緣皆得善解」(《精進要旨二》〈法正人間預〉)。 謝謝師父給弟子這個機會證實大法,弟子一定勇猛精進,達到修煉如初,跟師父回家。 (責任編輯:林一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