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網二零二四年四月八日】一個偶然的機會和同修交流,同修提起了有關同修闖病業關的事情,同修各抒己見。通過這次交流,我現將幾年來我地同修們如何對待病業中同修的往事梳理了一下,寫出此文和同修交流,有不在法上之處,希望同修也寫出相應文章,大家共同提高。 五年前,有一名女同修過病業關,「病」症反應極其強烈,沒有食慾,渾身浮腫,雙腳腫的很大,穿不了鞋子,呼吸困難,走幾步就喘不上氣來。 同修W心腸熱,她對所有遇到關難的同修都主動伸出援助之手。當年我被迫害在外漂泊期間,她主動幫了我和另一名流離失所的同修,給我們租房子,買大米、豆油以及生活急需品;後來,有兩名出獄的男同修,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又沒有經濟來源,W全然救助,幫助租房子,購買糧食,方便麵、肉、蛋,蔬菜等東西讓同修補養虛弱的身體;同修需要的東西,W都給買來或張羅到位。為難中的同修她全力以赴,解決燃眉之急,又給兩名同修找到了活兒,都有了穩定的經濟收入,能夠安下心來做三件事。同修們對W同修都讚不絕口。 有一名同修見女同修這樣的狀況,就建議她去W同修家裏,當時W同修的丈夫在外地打工,家裏就是W一個人,吃住都很方便。女同修拖著「病」體艱難的來到了W這裏,W同修給她做好吃的,耐心的和她在法上交流,幫助她在法上提高上來。 W這裏是學法組,同修們在一起學法、煉功,同時幫助女同修發正念。由於業力所致,女同修不見好轉,住了半個月回家了。女同修悄悄給W留下來一百五十元錢,表示謝意。事後,被W同修發現後把錢退回了女同修。 女同修回家後,H同修又主動去了女同修家裏,和她一起學法、發正念,幫助她做可口的飯菜,打掃衛生。H同修是協調人,她每天事很多,但都不耽誤去照顧同修,跑了半個月的時間。大家都為H同修的善良、能幹而折服。 三年前,我身邊的一名同修過了一個嚴重的病業關,也可以說是生死關。身邊的同修們都去她家幫助她發正念,我也通過信箱通知城裏的同修們幫助發正念,有許多同修趕來幫助發正念,城裏有一名同修親自把她接到自己家裏,住了幾天,為的是讓她儘快好轉。這名被舊勢力迫害倒下的同修,她認識查找自己,找到了自己忽視了學法,跑到了常人堆裏,自己給自己造成了這個關難。她誠心誠意的和師父懺悔,加強正念,努力學法,加之同修們的強大正念幫助下,一個月就闖出了病業關,身體恢復了健康。 我身邊還有一名同修,兩年前不慎摔傷,當時被摔成不省人事,醒來後,全身動不了,家人勸她住院,她信師信法,只是去醫院拍了片子,鑑定出來的結果是四根肋骨損傷,她沒有住醫院,沒有用藥。身邊同修們都去幫助她發正念,和她一起學法。僅僅兩個月傷勢就痊癒了。 同修們形成整體,相互積極配合,為病業中的同修減輕了一定的心理負擔,使難中的同修輕鬆、愉悅,也比較容易的闖出病業關。常人有句話:人到難中拉一把。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修煉角度上講,幫助同修是修煉人應該做的;大法修煉修的是甚麼?毫無疑問,修的是慈悲。師父在法中教誨我們與人為善,我們幫助難中的同修渡過難關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事情。堪稱在做一件大好事。一幫助了同修,二也給自己積了功德。 我過去魔性大,同修一旦出現了甚麼魔難,我就先找人家哪裏沒有做好,哪裏不在法上,專看人家的不足點。忘記了師父法中所講的:你修好的那部份已經給你隔過去了,剩下的是你沒有修好的部份,讓它暴露出來,利用它提醒你在這方面應該好好加強修了。修煉就是在摔摔打打中修,要不我們怎麼提高啊?從另一方面講,我們不知在生命的歷史長河中轉生了多少世,也不知我們在生生世世的輪迴轉生中自己做了哪些壞事、惡事,是否殺過生、害過命?造下了多少業力?欠下了多少業債?今生今世我們修煉了,不償還能行嗎?當然,師父為我們承擔了許多許多,剩下的是小小一部份,也得還哪。在物質上欠的債師父都給我們消掉了,但是欠的精神債我們必須得還,所以我們就會有魔難,有考驗,也就是說在痛苦中消業。由於消業,我們在修煉中可能會出現過關的一些事情,我認為是正常的,不能說同修來了難了,就是他有漏了。不少同修還這樣去認識這個問題,極為普遍的。 我們不能說每個同修在修煉中各個方面都修的好,我們是人在修,不是神在修,不可能沒有執著,如果一點執著都沒有了,那不圓滿了嗎?在同修遇到病業關時,我覺的應該幫助他。反之,鄙視同修,找同修的缺點,甚至指責同修,大放厥詞,說一些不應該說的話,甚麼給大法抹黑了,甚麼去不了天國啦,師父不要你了、不承認你這個弟子等等。師父不承認哪個弟子,那得師父說,不應該別人說,我們任何修煉人都沒有這個權利說。 不能給難中痛苦的同修往下推,雪上加霜。還有的病業中同修,家裏人強迫給送進了醫院,自己好轉後,毅然決然出了院,回家後也許在家人脅迫下,簡單的用了點藥,或者不用藥了。不能說這樣的同修就修不了了,只是這一個關沒有過好而已。 我們在法輪大法中修煉,有的同修修了二十多年了,或者十幾年了,我們都在法中修自己,按法的標準去做,如何對待病業中的同修,應該好好悟一悟了。這是修不修的問題,也是慈悲不慈悲的問題。 (責任編輯: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