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網二零二零年二月九日】老子著有《道德經》,是道家的始祖。據可考史料,老子的思想與三大古神書夏《連山》、殷《歸藏》、周《周易》中的《歸藏》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 傳說老子生活在大約公元前600年至前470年,時值春秋時期。他的父親是當時宋國的司馬老佐。公元前573年夏天,楚國起兵伐宋,老佐身先士卒遭算陣亡,宋國兵潰。老夫人與身旁僅剩的兩名侍女、一位駕車家將,在逃奔宋都的路上來到了陳國相邑(即今河南鹿邑東)。正行之時,老夫人突覺腹中疼痛。原來老夫人已有身孕。家將忙停車於路旁,奔至村中尋一老婦前來。不過幾刻時光,只聽篷車之內響起「哇哇」哭聲,一個早產男嬰出世,這便是老佐之子──老子。 這也是為甚麼《史記﹒卷六十三﹒老莊申韓列傳》記載,老子是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裏(即現在的河南省鹿邑縣東太清宮鎮)人。《史記》上說,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謚曰聃(音丹)。他擔任守藏史職位,是一位隱君子,也就是隱居在塵世的有德之人。 據說,老子降生時,體弱而頭大,眉寬而耳闊,目如深淵珠清澈,鼻含雙梁中如轍。因其雙耳長大,故起名為「聃」。聃(耼)指耳朵長而大。 老子自幼聰慧,靜思好學,常纏著家將要聽國家興衰、戰爭成敗、祭祀占卜、觀星測像之事。老夫人請了一位精通殷商禮樂的商容老先生教授兒子。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禮儀,深受老聃一家敬重。 一日,商容教老耼說:「天地之間人為貴,眾人之中王為本。」老聃便問:「天為何物?」先生說:「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老聃又問:「清清者又是何物?」先生說:「清清者,太空是也。」「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為清清之清者也。」老聃又問。「清者窮盡處為何物?」先生說:「先賢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夜晚,老聃把他的疑惑向母親詢問,母親不能答;問家將,家將不能言。於是他仰頭觀望日月星辰,低首思索天上之天為何物,徹夜不能入眠。 又一日,商老先生教授說:「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倫,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倫,故尊卑長幼可分也。有物性,故長短堅脆可別也。」老聃問:「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長幼,何人定而分之?長短堅脆,何人劃而別之?」先生說:「皆神所為也。」老聃問道。「神何以可為也?」先生說:「神有變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為也。」老聃問:「神之能何由而來?神之功何時而備?」先生說:「先師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夜晚,老聃把他的疑惑向母親詢問,母親不能答;問家將,家將不能言。於是他視物而思、觸物而類,專注到三天都不知飯菜的滋味。 又一日,商先生教授說:「君者,代天理世者也;民者,君之所御者也。君不行天意則廢,民不順君牧則罪,此乃治國之道也。」老聃便問:「民生非為君也,不順君牧則其理可解。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先生說:「神遣君代天理世。君生則如將在外也;將在外則君命有所不受。君出世則天意有所不領。」老聃問:「神有變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造聽命之君乎?」先生說:「先聖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夜晚,老聃把他的疑惑向母親詢問,母親不能答;問家將,家將不能言。於是他求教並走訪了所有的相邑之土,求學之專注,到了「遇雨不知濕、迎風不覺吹」的程度。 一日,商老先生教授說:「天下之事,和為貴。失和則交兵,交兵則相殘,相殘則兩傷,兩傷則有害而無益。故與人利則利己,與人禍則禍己。」老聃問:「天下失和,百姓之大害也,君何以不治?」先生說:「民爭,乃失小和也;失小和則得小禍,然而君可以治也。國爭,乃失大和也;失大和則得大禍,大禍者,君之過也,何以自治?」老聃問:「君不可自治,神何以不治?」先生說:「先哲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夜晚,老聃把他的疑惑向母親詢問,母親不能答;問家將,家將不能言。於是,他遍訪相邑之士,遍讀相邑之書,專注到「遇暑不知暑,遇寒不知寒」的程度。 商老先生教授老耼三年,來向老夫人辭行說:「老夫識淺,聃兒思敏,三年而老夫之學授盡。今來辭行,非老夫教授無終也,非聃兒學之不勤也。實乃老夫之學有盡。聃兒求之無窮,以有盡供無窮,不亦困乎?聃兒,志遠圖宏之童也;相邑,偏僻閉塞之地也。若欲剔璞而為玉,需入周都而求深造。周都,典籍如海,賢士如雲,天下之聖地也,非入其內而難以成大器。」 老夫人聞聽此言,心中犯難:一來老耼當時才十三歲,連宋都都回不去,去周都豈不更難?二來老氏只有老耼這一個獨苗,怎能放心讓他孤身一人前去? 正猶豫不知怎麼回答,不料先生已猜知其為難處,忙說:「以實相告,老夫師兄為周太學博士,學識淵博,心胸曠達,愛才敬賢,以樹人為生,以助賢為樂,以薦賢為任。家養神童數位,皆由民間選來。不要衣食供給,待之如親生子女。博士聞老夫言,知聃兒好學善思,聰慧超常,久願一見。近日有家僕數人路經此地,特致書老夫,意欲帶聃兒去周。此乃千載難逢之良機,務望珍惜!」 老夫人聽後,不禁悲喜交集。喜的是,先生保薦,使兒子有緣入周,悲的是,母子分別,何日能再相見?三天後,全家和商老先生送老聃至五里之外。老聃一一跪拜,上馬隨博士家僕西行而去。老夫人遙望兒子的身影遠去,方才鬱鬱入車、悶悶返回。 老聃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三年而大有長進。博士又薦老子入守藏室為吏。 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老聃處其中,如蛟龍遊入大海,海闊憑龍躍;如雄鷹展翅藍天,天高任鳥飛。老聃如飢似渴,博覽泛觀,漸臻佳境,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後老子遷任守藏室史。 (選自道德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