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網二零一六年七月十三日】(接上文) 33、迷而知返,得道不遠。(《魏書》) 【譯文】迷途知返,能夠醒悟過來往正道上走,離得道的日子就不遠了。 34、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漢書》) 【譯文】指有過錯卻不加以改正,這才是真正的過錯,意指勸導人改過。 35、遺子黃金滿籝(讀yíng),不如一經。(《梁書》) 【譯文】留給後代滿筐的黃金,不如留下一部經書。 36、以清白遺子孫,不亦厚乎?(《南史》) 【譯文】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質留給子孫,不是很好嗎? 37、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新唐書》) 【譯文】以銅作鏡子,可以端正衣帽;以歷史作鏡子,可以知道興衰更替;以人作鏡子,可以明白得失。 38、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濬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新唐書》) 【譯文】希望樹木長得茂盛,必定要使樹根牢固;要想使河流流得長遠,一定要疏通它的源頭;要想使國家長治久安,一定要多積累道德、仁義。 39、能思其所以危,則安矣;能思其所以亂,則治矣;能思其所以亡,則存矣。(《新唐書》) 【譯文】能思考發生危難的原因,才能夠保持平安;能思考發生禍亂的原因,才能夠保持太平;能思考導致滅亡的原因,才能夠保持長存。 40、自古以來,國之興亡,不在積蓄多少,唯在百姓苦樂。(《新唐書》) 【譯文】自古以來,國家興亡,不在於積蓄多少,在於是否知道百姓的苦樂。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