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輪大法明慧網

首頁
按欄目瀏覽
按日瀏覽
畫龍點睛成語的由來
文/山水
【明慧網二零一五年九月五日】畫龍點睛這個成語,出自唐代張彥遠所寫《歷代名畫記》:「武帝崇飾佛寺,多命僧繇畫之。」「又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雲:‘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雲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張僧繇(yáo)在金陵安樂寺的牆壁畫了四條龍,不點上眼睛。每每說:「點上眼睛,龍就飛走了。」人們認為他的話虛妄荒誕,堅持請他點上眼睛。不一會兒,雷電擊破了牆壁,(被點上眼睛的)兩條龍乘雲騰空而去,飛上了天。(只剩下)沒被點上眼睛的二條龍還在牆壁上。

張僧繇是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的畫家、官吏,歷任將軍、吳興太守等職。擅畫佛像、神仙、龍,畫有《行道天王圖》、《摩衲仙人圖》、《如來像》、《菩薩》、《漢代射蛟圖》、《昆明二龍圖》、《維摩詰像》、《橫泉聞龍圖》。

張僧繇信神,給兒子取名為善果、儒童,兒子都擅畫神佛。

張僧繇擅長「凹凸花」技法。「(大同三年)置一乘寺,西北去縣六里……寺門遍畫凹凸花,代稱張僧繇手跡,其花乃天竺遺法,朱及青綠所成,遠望眼暈如凹凸,就視極平,世咸異之,乃名凹凸寺」。

唐代張旌鷟寫的《朝野僉載》講了張僧繇畫鷹的故事:潤州興國寺苦於鳩鴿等鳥棲息在屋樑上、鳥糞玷污了佛像,張僧繇就在寺院的東牆上畫了一隻鷹,西壁上畫了一隻鷂,都側著頭向屋簷外看,從那以後鳩鴿等鳥再不敢飛來了。

《歷代名畫記》講了張僧繇的另一則神奇故事:

原先,吳曹地區不時興畫「青溪龍」,張僧繇鄙視他們無知,就在梁武帝的龍泉亭,廣畫龍的像。草圖留在秘閣,當時的人未重視它。到了太清年間,雷震龍泉亭,牆壁上的龍突然不見了,人們才知道是張僧繇畫的龍趁著雷雨天飛走了,方知其神妙。

《歷代名畫記》還講了張僧繇的又一則神奇故事:

張僧繇畫了天竺國(即:印度)的二個外國和尚,因為候景之亂的戰爭而失散,兩個和尚的畫像被拆分為二。後來,其中一個和尚的畫像被常侍(職務名)陸堅所得。陸堅病重,夢到一個外國和尚告訴他:「我有同伴,離散多時,現今在洛陽李家,你若尋求到我的同伴,使我們會合,我會用法力幫助您。」陸堅果然在那個地方買到另一個和尚的畫像,病就痊癒了。《歷代名畫記》說:「張畫所有靈感,不可具記。」是說,張僧繇的畫多有通靈感應的神跡,不可全記錄下來。

古代的大畫家,都有很多神跡出現,他們所畫的多是神佛。因為信仰神佛,神佛就給他們展現神跡和下筆如神的畫技。只有在中共無神論社會,人們才不相信神的存在,所以,神跡也就不會展現了。

(《歷代名畫記 卷七》)

當日前一篇文章: 「奶奶,我知道」
當日後一篇文章: 二零一五年九月五日大陸綜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