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網二零一五年九月十七日】有個叫公孫景茂的人,在南北朝和隋朝為官。 平定南陳的戰爭中,有些士兵病倒在路邊,景茂先生拿出自己的俸祿買粥和湯藥給他們吃,多方賑濟,賴以全活的以千數。 有一次,景茂先生因為生病離職,小吏和百姓號哭於道,不願他離開。 後來,景茂先生出任道州刺史。他把俸祿都拿出來買了牛犢雞豬,散發給孤寡、勢弱、不能自己存活的人。他喜歡一個人騎著馬,巡視民間,親自到百姓家裏,視看百姓的產業是否富足。有做的好的,就在公開場合,表彰讚揚;如有過分作惡的,隨即在私下裏訓導,而暫不公布他作的錯事,給他改正的機會。於是,百姓都重義禮讓,互相幫助。種田時,村裏的男子互相幫著別人家耕地;織布時,婦女互相幫著別人家紡織,而不是各顧各的,「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現象就不存在了。大的村莊有數百戶人家,都像一家人一樣,把別人家的事當成自己家的事關心。 景茂先生去世那天,各個州的百姓、小吏趕來送葬的有數千人。有的沒趕上參加葬禮,都望著他的墳慟哭。 (《北史 卷八十六 列傳第七十四 循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