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輪大法明慧網

首頁
按欄目瀏覽
按日瀏覽
楊翥律己寬人
文/雲浩
【明慧網二零一五年七月六日】明朝的楊翥,江蘇吳縣人,官做到禮部尚書。他為官清正廉明,體恤民意;為人篤實敦厚,寬容忍讓,為當時推舉、後世稱道。

楊翥少年時,父母雙亡,家境清貧,跟隨兄長到武昌當兵,其後在一家學館當先生。他的朋友楊士奇很有才學,卻因貧困潦倒,四處寄居。楊翥憐憫他的處境,於是向館塾的主人推薦楊士奇到學館中教書,而他自己則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去教書,每日不辭辛苦。

楊翥家祖先的墓碑,有一次被一個農民的孩子推倒了,在當時一般人會認為這是破壞風水的大事情,守墓人急忙報告給楊翥,楊翥聽了,立即問道:「那個孩子有沒有受傷?」守墓人說:「沒有。」楊翥說:「那就好,真是萬幸!」他讓守墓人告訴這家農民:「好好照顧這孩子,不要讓他害怕。」楊翥首先動念是關心小孩有無受傷,不要嚇著他,完全不去想墓碑被破壞得如何,對自己家有何影響。

楊翥任禮部尚書時居住在京城,但他生活極其簡樸,不坐轎,騎驢代步。他對驢子很喜歡,每天上朝回家,親自為驢子餵料並經常照看。楊翥的鄰居老年得子,十分疼愛,但這個孩子一聽到楊翥的驢子叫就哭個不停,搞得全家人都不得安寧,孩子的父母只得把這件事告訴了楊翥。楊翥聽後二話沒說,隨即就把自己的驢子賣了,從此外出或上朝都靠步行。

他家另外一位鄰居,每逢雨天,便將自家院子裏的積水排放到楊翥院中,家人告知楊翥,他卻勸解家人說:「總是晴天的日子多,落雨的日子少。」有一次他家宅院的地基被這位鄰居佔去三尺,家人希望楊翥出面干預,楊翥則一笑了之,並提筆寫詩道:「餘地無多莫較量,一條分成兩家牆,普天之下皆王土,再讓三尺又何妨。」楊翥禮讓、謙和的氣度,感化了鄰居,非但不再佔地,反而主動多讓三尺,結果形成一條六尺寬的胡同,後人稱為「六尺巷」。鄰居們被楊翥的忍讓所感動。有一年,一夥賊人密謀欲搶楊家的財物,鄰居們主動幫楊家守夜,使楊家免去了這場災禍。

楊翥平日持身謹慎,有一天晚上做夢,夢到自己在一個園林之中遊覽,順手就摘下了樹上的兩顆李子來吃,醒來深感愧疚,他痛責自己說:「這是因為我平時對於義和利認識不夠清楚的緣故,才會在夢中夢到了偷吃人家園子裏種的李子啊!」從此更加嚴格修身。他一生不做損害別人的事,即使做夢也不行。

楊翥律己寬人,嚴於律己是一種力行道義,品格高尚的人格特質;寬人,就是待人寬厚、仁愛,與人為善。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孔子倡導忠恕的道德原則,說「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朱熹說「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皆指君子對自己要嚴格要求,而對於他人,則要寬以待人,以德化人。凡事要推己及人,將心比心,盡己之心力,幫助他人,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成人之美。律己寬人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氣度、胸懷和風範。

(《德育古鑑》《明史》等)

當日前一篇文章: 放下人心 丟掉拐杖
當日後一篇文章: 山東某地社區、街道出現的「訴江」等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