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網二零一四年五月二十四日】孔子一生談做人的道理,注重從解決現實的人生問題做起,其它的事,自然就會豁然貫通。以下為《論語》、《孔子家語》中記載的幾個故事: 三、義以為上 孔子見到梁國國君。梁君問孔子說:「我想要永遠擁有國君的地位和權力,我想要得到各個諸侯國的土地和財寶,我想要使百姓永遠相信我,我想要使土地竭盡它的能力,我想要讓太陽月亮根據我的意願出入,我想讓聖人自願地前來,我想使官府能夠善於治理百姓,怎麼才能達到目的呢?」 孔子回答說:「大國的國君,小國的國君,向我提出的問題已經很多了,從來沒有像您這樣詢問治國手段的,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做到。我聽說過,如果兩個國家的國君能夠相互尊重和禮敬,就能永遠擁有國家;國君能夠以仁政惠澤百姓,官員能夠以真誠而符合道義之心來為國為民做事,就能使各個諸侯國心服;不殺害無辜之人,不放過有罪之人,就能得到百姓的信任;使有志之士得益,對有成就的官員給以獎賞,就能使土地竭盡其力;敬奉上天,敬畏神明,太陽月亮就會自然而然地運行;好好處理好刑罰問題,聖人就會自然到來;崇尚賢德的人,使有能力的人在有道之人的管理下各盡所能,官府就能管理好百姓。」 孔子倡導凡事要以道義原則衡量是非取捨,切莫執著名利。在生活中遇到合於道義、應該做的事,就要勇敢地去做。孔子說:「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意思是君子對於天下之事,無所謂行,無所謂不行,一切行事只求合於義。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