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輪大法明慧網

首頁
按欄目瀏覽
按日瀏覽
樂之妙在於德
文/一蓮
【明慧網二零一一年七月六日】中國被譽為禮樂之邦,在《禮記》裏說:「樂者,天地之和也。」意思是音樂代表了天地間萬物最和暢的情態。最好的音樂,應該是給人以祥和,使人心向善。再看當今的社會,「樂」的教化意義已經蕩然無存,變成了人們發洩私慾的工具,現代流行音樂裏瀰漫著情慾與洩恨,洗腦的紅色歌曲,更是充斥著虛偽的讚美與鬥爭。

音樂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的作用,歌詞一旦與曲子結合起來後,哼起曲子則很自然的想起歌詞,共產黨奪取政權後,將好聽的民間小調的歌詞改為歌頌自己的歌詞,並利用各種活動在全國推廣,試圖用這種軟辦法改變人們的思想。人們可以抵制強制的思想灌輸,但對這瀰漫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現象則放鬆了警惕。日日唱,夜夜唱,中共的概念則在不知不覺中溶入了中國人的觀念中,這也給共產黨迫害中國人找到了充足的掩蓋,讓人誤以為再多的冤假錯案都是個人的錯,永遠光輝的是這個「黨」。在各類文化進入中國後,人們開始欣賞不同的音樂的今日,「紅歌」依然被強制歌唱,近來各單位、院校舉行的形形色色的「紅歌」比賽,試圖用音樂的形式再次給人們灌輸中共的觀念。

古人早已認識到,音樂具有教化人的作用,也有亡國滅種的作用。「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的典故則講述了這個道理。相傳春秋時,衛靈公到晉國訪問,途中夜宿於濮水之上,半夜聽到琴聲,就命令樂師師涓記下。到晉國,見晉平公,就使師涓彈奏,晉國樂官師曠聽到,手按琴弦說:「此亡國之音,為紂王樂師師延所作,是一種靡靡之音。當武王伐紂時,師延向東逃逸,至濮水,自投江水而死,所以凡聽到此樂者,國家必定衰敗。」後以此比喻淫蕩亡國之音。

何以分「亡國之音」與「興邦之樂」呢?判斷的根據就在於這樂曲表達究竟是甚麼,是德,是怨?

「論倫無患,樂之情也;欣喜歡愛,樂之官也。」《禮記》裏的這段話說明了音樂的作用,音樂內在的精神是和諧而不混亂,音樂所具有的功能是讓人歡樂友愛。從而我們也可以看到,「樂」的最高境界就是「性情的調和」,能讓人心境寧靜平和,並啟悟善念的音樂才是真正的好音樂。而「紅歌」帶來的是甚麼呢?縱觀「紅歌」,無不瀰漫著一股濃濃的怨氣,暫且不從歷史的角度談其黨音樂歌頌的內容,僅從藝術欣賞的角度來看「紅歌」,亦可以看見其低劣之處。從其源頭《國際歌》來看,表達的就是一種濃烈的鬥爭情懷,是對神的仇視,對一切古文化的蔑視。其後的音樂一脈相承,用激昂的音樂表達激烈的感情,並樹立「黨」的「形像」。如果看看過去的傳統就會發現,自古以來中國就是個包容的國度,不輕易排斥外來文化,相反,任何文化來到中國都會將其優秀的一面留在這個民族的性情中,並被這個包容的民族所同化。但是黨文化不是如此,從其「紅歌」中可以看出,激昂的音樂中鼓勵人們破除一切傳統,割斷對千年神明的信仰,從而樹立起新的偶像崇拜。人們在演唱這類歌曲時,不自覺的就接受了其狂傲的思想,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崇拜的是鮮紅的血,充滿了仇恨的靈,全然沒有了人性中應有的善念。這樣的音樂聽多了,會讓人暴躁不安,當這樣的音樂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份之時,人們則漸漸失去了先天的善良與寬容。

那麼,怎麼樣的音樂才是真正的雅樂、正樂呢?

真正的好音樂,應該是內涵之善與形式之美兼備的「美德之音」,這樣的音樂既能以善的內涵引導民心,又能以美的形式怡悅人心,也因此可以引導民心歸於善美。

目前在全球巡迴演出的神韻藝術團,在藝術領域給了一次人類回歸的機會,其純善純美的演出,不僅展現了中華五千年正統文化,更體現了一種大善大忍的胸襟,輝煌大氣的舞台效果,呼喚良善的天音淨樂,給人以無比的內心震撼。

神韻演出中的每一個節目,雖然表現形式各不相同,但都能使人在平和的心態中思考生命的意義,人們欣賞到的,不僅僅是絕美的舞台效果與高超的藝術技巧,更是體驗到那來自內心的寧靜與樸實。生命的美好,不是盡情享樂,而是內心的昇華,回歸本真的自己。

樂之曼妙在於德,無德之樂,則乃靡靡之音,會將人拖入深淵,而有德之音,可讓人找回自我,體會到生命的價值。

當日前一篇文章: 是法輪大法一次次救了我
當日後一篇文章: 明慧廣播- 衛星天線接收新唐人亞太台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