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輪大法明慧網

首頁
按欄目瀏覽
按日瀏覽
【神傳文化】以人為重
文/明月
【明慧網二零一一年三月十二日】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時代魯國人。他曾在魯國做過官,但主要是從事教育,並周遊列國宣講他的做人理念,其中包括倫理概念、教育思想、政治主張、品德修養等等。

人們說,孔子做人的最高標準是「仁」,孔子的得意學生曾參認為,孔夫子講的道理可以用「忠恕」二字貫穿起來。很多人也都知道,孔子思想中很強調「中庸」之道。那麼,上天給人規定的純正做人標準,都有哪些呢?是甚麼樣的標準呢?這裏,讓我們陸續看一些孔子的故事和言行,從中找回失卻的參考和借鑑。

《論語》一書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論語》〈鄉黨〉)

這個故事是說,有一天,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回來,首先問:「傷到人了嗎?」不問馬的情況。

在春秋時代,馬是非常重要的財產,不但標誌著身份,也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作戰工具。然而,在人和物之間,孔子看重的是人,而不是物。這個故事反映了孔子做人理念中的「仁」字。為甚麼這麼說呢?探究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提及「人文」這個詞。

「人文」一詞的中文,最早出現在《易經》中:「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相傳是周文王所做,周文王生活在公元前1152到前1056之間。也就是說,至少那個時候中土就有了「人文」的概念。

關於「人文」這個詞的註解有很多,宋代程頤《伊川易傳》對此的解釋是:「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簡單的說就是,「天文」是天體運行的規律,包括日月星辰的排列、運行,寒暑陰陽的交替變更;「人文」是做人治世之道,包括人的倫常、禮樂教化、道德修養。當然,現代人對人文的理解各有不同,所說的人文學科,是指哲學、文學、藝術、歷史、語言等學科。但不管怎樣,人文的集中體現是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這點,我們從上述這個春秋時代的孔子故事中,可以看到它的生動體現。

除此之外,對「人」的重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很強調。比如宋代啟蒙教材《三字經》中就給學生介紹了「三才者,天地人」這個概念,其實這裏講的「三才」最早也是從《周易》中來的。

「天地之間人為大」,並不是說人類可以為所欲為。如果欺天蔑神、不敬天地、肆意毀壞自然,那只能給人類帶來絕大的災禍。「天地之間人為大」是指,在天地之間的廣闊領域,萬物為人類有正常生活環境而存在;沒有了人,萬物的存在就失去其根本意義。但是,人類自己必須懂得天人合一、依存天地、順應和愛護自然的道理,因為沒有了天地、自然,人也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托。沒有天地組成的環境,人是無法獨立生存的。

這裏還有一層含義,就是我們在愛惜財物的同時,不能人、物顛倒。任何事都不能走極端,窮奢極欲,浪費和揮霍財物,或者把錢、財、物、動物看得比人還重要、比作人的原則還重要,都是不對的。比如中共編造的「草原英雄小姐妹」故事,反覆宣傳把公社的羊看得比人類小姐妹的性命還重要,就是直接抹殺著中國人傳統的人文理念。現代教育用追求考試分數,來取代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正確價值觀念的培養,也是對人心的窒息。其實中共把「黨」、「黨性」、「集團」、「集體」等概念模糊化、擴大化之後,在半個多世紀的洗腦中強制中國人把自己的思想、生命都置於「黨」、「黨性」等概念的控制之下,也是完全抵消中國傳統的人文價值觀的。

無論是教育、家庭、工作、治國,還是個人修養等等,中心都應該圍繞著人和做人的根本。不懂的根本,就會漂浮不定、不得要領;而尋找根本,正是人生最重要、最高深的課題。

當日前一篇文章: 手機被定位的教訓
當日後一篇文章: 神韻閃亮人文之都 心靈洗禮感動墨爾本(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