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網二零一零年六月一日】古人感戴上天造就和覆載之恩,秉聖賢傳承下來的教誨,以追求道行為先,認為重德行善、順應天意的人是有福的。古之聖賢、君子通達道理,安於天命,千言萬語都是要教人行善,明辨是非善惡,在道德實踐活動中去惡從善,鼓舞人們追求真理,留下了許多引導世人向善的勵志格言。 志於道。我國傳統文化講「敬天知命」,儒、釋、道三家學說將天人合一理念深植人心。例如孔子說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求道」就是追求真理,指出讀書人是為追求聖道,要衛道弘道,使道常在世間。孔子又說:「道不可須臾離,可離非道也」,指道不可片刻離開,道與生命生活是息息相關的;道如果可以離開,它就不是真道。可見聖人追求道的心是何等的迫切,何等的看重。孔子還說「君子學道則愛人」,君子心中有道,便有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心懷天下,其一言一行都有很大的感召力和影響力,能夠影響社會、善化他人。孟子說:「順天者存,逆天者亡」、「循天理,則不求利而自無不利。循人欲,則求利未得而害已隨之」。 善惡有報。善者獲福,惡者招禍,天理昭彰,絲毫無差。有人因一念的誠善,就暗中蒙神賜福;有人因一念的邪惡,就明顯遭天譴罰。佛家中講:「種如是因,得如是果;一切唯心造」、「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道家中講:「禍福無門,惟人自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所以人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至,而兇神已隨之。其有曾行惡事,後自改悔,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禍為福也」。儒家中也有很多關於這方面的論述,孔子說:「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尚書》中說:「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作善自福生,作惡自災生。福在積善,禍在積惡」。 勸善戒惡。《楚書》中說:「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古人認為善是社會祥和太平的根源,而惡則是社會災難的根源。因此人們以道義衡量,即知道怎樣的行為是道德或不道德的,然後在行動上自覺地行善去惡,堅定道德意志。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居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君子為善若水,擁之可以在山,激之可以過顙,能方能圓,委曲隨形。故君子能柔而不弱,能強而不剛,如水之性也。天下柔弱莫過於水,是以柔弱勝剛強」。孔子說:「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易》中說:「出其言善,則千里應之;出言不善,則千里違之」。唐太宗御制榜文中說:「乾坤浩大,日月照鑑分明;宇宙寬洪,天地不容奸黨。使心用術,果報只在今生;善布淺求,獲福休言後世」。行善是得到源遠流長的福報的根源。 彰顯善德。古人認為,修身是在獨立世界的生命中每個人應有的嚴肅,此乃人的心性。孔子說「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子貢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荀子說:「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循焉」;朱熹說:「遷善當如風之速,改過當如雷之烈」,人孰無過,有了過失能夠改,就是善莫大焉啊。孟子提出做人要堅守人的良知良能,「良知」是強烈的社會責任心和捍衛真理、道德的勇氣及不為任何陰暗勢力所收買。孟子說:「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任何環境中不違背自己的意願和良知,才能做到「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古語說:「擇善固執,惟日孜孜」,若要擇善,必先知善,道德和信仰就是揚善棄惡的力量,我國傳統文化是神傳給人的,給人指明精神回歸、淳德歸道之路,其目的和意義在於引導人們以道德水準衡量一切事物,以正確的態度認識「善」與「惡」、「正」與「邪」這些原則性問題,能夠擇善而從,志堅行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