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輪大法明慧網

首頁
按欄目瀏覽
按日瀏覽
張果老倒騎驢的啟示
文/秦夢蘇
【明慧網二零一零年二月十二日】張果老的故事可能最早見於《明皇雜錄》。新舊《唐書》均在方技類中載有《張果傳》。清朝無垢道人所著《八仙全傳》,更是仔細講述了張果老的來歷,其中包括其堅定求道、歷經漫長歲月和百般艱難的故事。

張果老一心修道,不求世間榮華富貴。唐太宗、唐高宗不時徵召他,都被他婉拒了。武則天也召他出山,張果老無奈,就在廟前裝死。時值盛夏,不一會他的身體就開始腐爛發臭。武則天聽後只好作罷。但不久就有人在恆山的山中再次見到他。唐玄宗數次召見他,求長生不老之法。唐玄宗見到張果老老態龍鍾。就問:“先生是得道之人,為何髮疏齒落、老態龍鍾?”張果老說:“衰朽之歲,也沒有甚麼道術可依憑,所以才變成現在的樣子,實在令人羞愧。不過今天如果把這些疏發殘齒拔去,不就可以長出新的出來嗎?”於是便在殿前拔去自己的鬢髮、擊落滿口的牙齒。玄宗有點害怕,忙叫人扶張果老去休息。一會兒張果老回殿,果然容顏一新,青鬢皓齒。於是當時的達官貴人們都爭相拜謁,求教返老還童的秘訣,但都被張果老拒絕了。張果老證明了仙家不同於凡人,但求道並非為了更有本事與凡俗混為一談。

有一次,唐玄宗去打獵,捕獲一頭大鹿,此鹿與尋常的鹿相比,稍有差異。廚師剛要宰鹿,張果老連忙阻止說:“這是仙鹿,已經有一千多歲了。當初漢武帝狩獵時,我曾跟隨其後,漢武帝雖然捕獲了此鹿,但後來把它放生了。”玄宗說:“天下之大,鹿多的是,時遷境異,你怎麼知道它就是你說的那頭鹿呢?”張果老說:“武帝放生時,用銅牌在它左角下做了標誌。”於是玄宗命人查檢。果然有一個兩寸大小的銅牌,只是字跡已經模糊不清了。玄宗又問:“漢武帝狩獵是哪年?到現在已經有多少年了?”張果老說:“至今有八百五十二年了。”唐玄宗命人核對,果然無誤。可見張果老早已成為修道得道之人。仙家不能對人洩露天機,因此往往借物施教,用一些具體事來啟發人們的悟性。也許,張果老想借這八百年前的見證告訴玄宗,人生並非只能空度百年,修道得道就能超越“生老病死”。

據說張果老平時倒騎一頭白毛驢,能日行萬里。他的毛驢一不吃草料,二不飲水。到夜晚拍一下驢頭,那咻咻喘氣的驢子就倒在地上變成一張紙驢,張果老將其折迭起來收好。第二天起來,掏出紙驢輕輕吹口氣,一頭活生生的驢子又站在面前。

中國古代傳下來的修煉故事中,往往蘊含著許多天機奧妙。尋常人如果主觀妄斷,不求甚解,或者只顧忙於眼前,往往就會與之擦肩而過,無意中丟失了五千年神傳文化的精髓。回到“倒騎驢”,筆者兒時便聽到“張果老騎驢──倒著走”這一歇後語,不解:既然是神仙,做事應該更有意義,為甚麼倒著走呢?無處問詢。那時正值“文革”,中國傳統文化被中國的學校一律當作批判和鏟除對象。除了大字報,沒有參考資料,四處更找不到半紙孔子原著或有關的正面論述。當年全中國批“孔老二”、批“師道尊嚴”,就像這十年批法輪功、批“真善忍”,大陸的學校絕不敢發給學生一本《論語》原文、《轉法輪》原著,讓學生自己去研讀、思考和判斷。

一晃多年過去了,當年被批臭的“孔老二”現在已成了紅遍中原的“古代明星”。信息和商業時代,即便是極權政府,對華夏祖宗帝王們的否定、對傳統文化的隔絕也已不可能再維持下去,人們又可以讀到孔子的《論語》原文了。這好比為筆者尋找“張果老為甚麼倒騎驢”這類問題的答案,推倒了一道柏林牆,多了一片自由學習、思考的天地。

看到《論語》中有這樣一筆記載。一天,孔子的弟子子貢問孔子說:“貧窮而不阿諛奉承、不討好別人;富有而不驕奢、不狂妄。老師認為怎麼樣啊?”孔子回答說:“還不錯吧,但比不上貧窮而能自得其樂、富有卻喜好禮義的人。”

或許孔子時期,人類已不再推崇樸實善良、安分守己的自然本性。孔子看到了社會道德的退步,所以要提倡“剋己復禮”,同時也對弟子指出了貧富中各自的不同品德境界。老子說,“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但對孔子來說,儘管禮只是一種外在的約束形式,並非高德之人自然無華的境界體現,但總比連“禮”都不講的社會好。也就是說,孔子看到了社會道德的下滑,但還想讓社會守住“禮”這個底線。而在當今的中國社會,早已禮不復存。雖然物質和金錢遠比“大躍進”時代讓人眼花繚亂,但過去講勤儉是美德,現在講揮霍是身價;過去講貪污是罪惡,現在講腐敗是本事;過去講做人不能昧良心,現在講有錢能使鬼推磨。更有坑矇拐騙暴力遍地,電視台每日不停地誨淫誨暴,亂倫亂性,黑幫亂黨一家,正邪顛倒,社會道德已下滑到無處可繼續下滑的地步。

試想,得道之人是高於聖人的,而且真仙都是求真向善的。如果修煉人在那個時候就看到了今天,張果老的倒騎驢也就不難理解了──那可能既是對人的提示,也是自我言志。《轉法輪》中兩處提到張果老,“ 他發現向前走就是往後退,人離宇宙特性越來越遠。” “他發現往前走就是後退,他就掉過來騎。”是啊,人離道越遠、離“真善忍”越遠,人心就越惡、社會就越濫,天地間存在的“成住壞滅”規律也就越到了最後一環。“千年輪迴有緣由。”但願更多的今人能看清神仙、聖賢們早就看到的,珍惜這個特殊時代中迴盪著的、關於人生終極問題的特殊呼喚。

當日前一篇文章: 各勞教所/看守所/監獄/派出所/六一零惡人錄(2/12/10)
當日後一篇文章: 千萬不要沉迷於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