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網二零零九年八月六日】華夏文化是神傳文化,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國傳統人文精神的核心,在傳統文化中始終佔主導地位,對倫理道德、價值觀念、審美意識等各領域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天人合一」是以「天─人關係」為中心思考宇宙和人生問題,它是一種世界觀和宇宙觀,是人追求的崇高境界,是傳統理念的思想源泉和歸宿。「天人合一」的內涵博大精深,史料中記載的包含著如下內容: 一、觀天之道,執天之行 在古人的眼裏,宇宙是生命的宇宙,「道」是萬物之源、生命之源。世間萬物瞬息萬變,唯有天道永恆不變。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闡述了人與自然的關係,揭示出宇宙中萬事萬物都要遵從宇宙的特性及其生生不息的運行規律。「觀天之道,執天之行」,闡述了為人處事原則,即人們的行為應該效法天道,使自己全部身心與天道自然相統一,才能包容一切,天下就會歸從,也才能夠長久。 《中庸》上說:「蓋天之生人,既與之氣以成形,即賦之理以成性。故在天則為元亨利貞,而四時五行庶類萬化莫不由是而出。在人則為仁義禮智,而四端五典萬事萬物之理無不統於其間」。這裏說道無處不在,在天為天道,在地則為地道,在人則為人道。把天道的元亨利貞即生長遂成與人道的「仁義禮智信」五常直接統一起來。同時還認識到,人在其後天的行為中,只有專執其先天人性之善才能順應天道而昌,只有順應自然法則,愛人愛物,才能達到「天地人」和諧一體,才能得以生生不息。《禮記》中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漢代的董仲舒說:「天人之際,合而為一」。這些都是古代善為道者的準則。 這裏首先提出了以人合天,而絕非以天合人。是天人和諧,而絕非人定勝天。高度理性自覺的在嚴格遵循「天之道」、「輔萬物之自然」的原則下,達到「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以德配天」、與天地「合德」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明確表達。從這裏也可以看出,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從開始起,就與道德的問題緊密聯繫在一起,因此維護真理和道德是人的使命和責任。 二、天是可以與人發生感應關係的存在 天人相應,天人相通。古語說:「善言天者,必應於人。善言古者,必驗於今。善言氣者,必彰於物。善言應者,因天地之化。善言化言變者,通神明之理」。從這一理念出發的傳統文化表現為重道、重神、重德、重和諧。 《莊子﹒達生》說:「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宋代張載在《西銘》中寫到:「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渾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這是說人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境界。宋代程顥明確提出了「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是說天地萬物本為一體,而「仁」一以貫之。 古人認識到「天人」是個整體,它們之間存在著聯繫和對應關係,天象的變化會帶動人類社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史記﹒樂書》中說:「天與人相通,就好像形與影、氣的關係,做好事的人,天報以福;做壞事的人,天報以禍。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很自然的道理。因此講推天道以明人事。人君當像天行動,人君至誠的心能感動皇天,使陰陽變易;如果人君逆陰陽,背天心則會有災異發生,這是皇天對人君的告誡」。因此歷朝歷代都非常重視觀察天文、天象,不僅用來計算曆法,而且用來觀察人間的變化。歷史上許多先知、先覺和高人都能通過觀察天象,預知世間大事的發生和朝代的變遷,如三國時諸葛亮的《馬前課》、宋代邵雍的《梅花詩》、明代劉伯溫的《燒餅歌》等。還有一些天文星像專著如《五星佔》、《史記﹒天官書》、《天文志》、《五行志》等。天人感應,對應關係,因果關係,如影隨形,明智之士當選擇以趨吉避兇。 三、天是人們敬畏、事奉的對像 天地極其廣大,覆載萬物,人們懷感恩之心,孔子說:「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讚天地之化育。天地始終不變,給予萬物,自身卻不接受任何事物,質樸、謙遜,博大無私。 《尚書》中說:「古之聖人,知天人合一之理。故於人事不敢不盡,而於天之道亦不敢不謹。堯之羲和,舜之七政,洪范之五紀,周官之保章氏,皆所以致謹於此。蓋一以敬授人時,一以敬天而不敢忽也」。古時天子最重視的就是祭祀,祭祀是為了敬神,讚頌天帝的偉大,把自己在地上治理的成功歸功於上天的指導、幫助和保祐,那麼祭祀時除了祭祀人的虔誠,禮儀的隆重外,還要製作讚頌神的音樂來表達對神的敬仰。 堯帝觀測天文,欽定曆法,順天而治,教導臣民以「五典」──即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五種美德指導自己的行為,教育百姓和睦相處,做到「九族既睦」,使民風淳厚。堯帝製作了樂舞《大章》以歌頌天帝的盛德,並寓意以德敬天。舜帝以孝治天下,以德化人,無私為民,使天下百姓提升道德,都能恪盡孝道,信神敬天。舜帝推行禮樂文化,重視祭祀,並配以文學詩歌,製作了《韶樂》以祭祀上天,其平和德音使「鳳凰來儀,鳥獸化德」。周公循天道製作了禮樂,通過禮樂道德教化規範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使國家得到大治。歷代朝廷每年都要定期舉行隆重的「祀天」禮儀大典,人們也祭拜由土地、穀物而來的「社稷神」等。聖人明君率民以敬天,人們敬天信神,世風祥和,對所有的東西都能表現出不爭,使天下呈現出清明、太平景象。 四、天是主宰人、社會命運及賦予人以吉凶禍福的存在 古時天命觀明顯的賦予人以「敬德保民」的道德屬性,「天命」與「人事」息息相通,「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左傳﹒僖公五年》)。道德規範是「天」為「保民」而賜予人間的,人服從天命,是一種道德行為,天就會賞賜人,否則,天就會降罰於人。人的善惡行為能夠被天所感應到,即「天之照人,與鏡無異」、「為善,天地知之;為惡,天地亦知之」。 翻開人類歷史,天災幾乎從未曾斷絕過。史料同時也記載了許多行善者身上發生的瘟疫不侵、水火風雷不殃,善感天地的故事。這種真實的事蹟,充份證實重德向善最能夠得到上蒼的眷顧與保護,縱使是在危難關頭,他們也能夠化險為夷,因為「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人如果做了違背天理的事,天將降災異警告,促人反省,若能及時糾正錯誤,彌補過失,那麼天譴就會自行消退。改變人心是解決問題的最根本辦法,可以通過教化而為善。 如《漢史》記載:漢元帝時,京城長安一帶發生了日蝕、地震等災變,元帝深感震驚和憂慮,於是向群臣問以政治上的得失。擔任「給事中」的匡衡按照儒家經典予以了答對,他說:「自君王以至黎庶,皆要敬天崇善。君王要秉承天意以行仁政、做善事、為百姓祈福。應減宮室之度,修內外,近忠正,遠奸佞。公卿大夫要循禮恭讓、好仁樂施、重義輕利,作民眾的表率。然後再在百姓中推廣道德教化,弘揚仁和之風。上行而下效,這樣國家可以興旺,百姓可以安居樂業。」匡衡針對時弊提出的改良措施,得到了元帝、大臣們和百姓的擁護和讚賞,實施後果然社會風氣好轉,災異不興,國泰民安。 五、天是賦予人德性、善性、仁義禮智本性的存在 孔子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是說德是天之所予我者,我受命於天,任何事情都無可奈何於我。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盡心上》)。即要堅守自己的良知、本心,修身養德才能達到知天、事天和至善的境界。儒家認為「天心存仁」,揭示了「人心不仁,天心不佑」的天地之理,強調崇仁尚禮,謙和恭敬,光明磊落,順應天地陰陽秩序,從時間、空間、環境、道德、行為諸多方面的選擇趨避,追求自己的理想與天地之道相一致。 天人合一理念蘊涵於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體系之中,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在精神。從儒家看來,天是道德觀念和原則的本原,仁義禮智本性乃是天的賦予,是人心中所固有的。但由於人們後天受到各種名利、慾望的迷惑,要通過修身,去除各種私心雜念,從而達到一種自覺的履行道德原則的境界,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從佛家看來,佛性人人都有,但人由於在世上迷失了本性而不自覺,通過修煉、不斷昇華可修成覺者──佛的境界;從道家看來,悟道修真,返本歸真,最後修成「真人」。由此可見,要想達到人與天通的境界,人必須要昇華道德,達到更高的標準、以至佛道神的標準。 中國人自古以來相信和遵守天人合一,敬天敬德,相信天象改變和人事變更直接對應,相信善惡有報的真理,注重提升道德。而當今中共卻逆天叛道,反天、反地、反道德、反宇宙規律,製造了無數人間悲劇,使社會道德淪喪,必為天理所不容。如今貴州平塘發現兩億多年前的巨石,在裂開後的斷面上竟有「中國共產黨亡」六個大字,可見中共邪黨惡貫滿盈,人神共憤,天要滅之,現在發生在中國的「退黨潮」就是天象在人間的一種體現。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退出了中共及其一切附屬組織,敬順天意,堅守道德,選擇了正義和光明的前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