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網二零零七年七月九日】丙吉,西漢魯國人,為人厚道,通大義,有功卻從不誇耀。漢武帝晚年時,宮中發生了誣陷太子的冤案,太子男女妻妾皆連坐受害。太子的孫子剛剛生下幾個月,也被株連關在獄中。丙吉在參與審理此案時,心知太子蒙冤,他幾次為此上奏說此案證據不足,都被武帝呵斥,他憐憫皇曾孫無人照顧,特選派謹慎忠厚女子,保護養育,丙吉每天再三來獄探望。 丙吉的朋友怕他為此遭禍,多次勸他說:「太子一案,乃皇上欽定,避之尚且不及,你何苦為其辯白,又何苦照顧他的孫子?你想過沒有,人們會懷疑你是太子的同黨呢?這是聰明人幹的事嗎?」丙吉卻堅定的說:「做人不能不講仁德,本是冤案,況且皇曾孫還是個娃娃,他何罪之有?我是看著不忍才這樣做的,人不能昧著良心。」 後來武帝有病,又聽傳言說長安獄中有天子之氣,遂下詔將長安的犯人一律處死。使臣連夜來至皇曾孫所在的牢獄,丙吉卻不放使臣進入,他氣憤的說:「無辜者尚不致死,何況這樣一個娃娃呢?我不會讓人們這樣做的。」使臣見狀說:「此乃皇上旨意,你敢抗旨不遵,豈不自尋死路?你真太愚蠢了!」丙吉誓死抗拒使臣,他決然說:「我非無智之人,這樣做只為保全皇上的名聲和皇曾孫的性命及無辜之人。事急如此,我若稍有私心,大錯就無法挽回了。」 使者不得入,只得回去急奏漢武帝。漢武帝聞言醒悟,他沒有追究丙吉,而且赦免天下,丙吉所管的犯人因他才都得以倖存。 數年後,昌邑王被廢,皇曾孫劉詢當了皇帝,是為漢宣帝,丙吉卻絕口不提先前他對宣帝的恩德。知曉此事的他的家人曾對他說:「你對皇上有恩,若是當面告知皇上,你的官位必會升遷。這是別人做夢都會想得到的好事,你怎麼能閉口不說呢?」丙吉微微一笑說:「身為臣子,本該如此,我有幸回報皇恩一二,若是以此買寵求榮,豈是君子所為?此等心思,我向來絕不慮之。」 後來宣帝從別人口中知曉丙吉的恩德,大為感動,夜不能寐,敬重之下,他封丙吉為博陽侯。 就在此時,正趕上丙吉害病,宣帝非常憂慮,夏侯勝深明善惡吉凶、洪范五行,奏說:「臣聞有陰德者,必享福樂以及於子孫,如今丙吉未獲善報,定非不治之疾,請陛下寬心。」不久丙吉果然痊癒,受封博陽侯,代魏相為丞相,世稱賢相。 救人一命,善德無量,因為對於生命來說,最大的感恩莫過於救了他的命,所以宣帝對丙吉的報答也是理所當然的了。丙吉所得到的榮譽表面是人授予的,實際上是因為其善行符合了天理大道,是上天給予仁人志士的褒獎和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