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網二零零七年十一月七日】【原文】夏侯勝、黃霸既久繫,霸欲從勝受《尚書》,勝辭以罪死。霸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勝賢其言,遂授之。繫再更冬,講論不怠。(《資治通鑑•卷第二十四》) 【譯文】夏侯勝和黃霸在獄中已經關了很久,黃霸想向夏侯勝學習經書《尚書》。夏侯勝以兩人皆判死罪為由加以推托。黃霸說:“早上聽到了真理,要我晚上就死去,都可以。”夏侯勝認為黃霸說的對,就向黃霸傳授了經學。他們兩人在獄中經歷了兩個冬天,可是兩人講習討論經書從不停息。 【點評】人活一世,喜怒哀樂、苦辣酸甜、生離死別、老病福禍,往往都是變幻莫測、不由人做主的。無論是怎樣的人生,都有撒手離世的那一天。每個人都是生來赤條條,走時兩手空,只有業隨身,而業力是一切痛苦和不幸的原因。 所以有人悟到:如果一生中有那麼一個瞬間,能學到讓生命徹底脫離苦海的真理(道、佛法),那麼即使隨後便離世,也是心滿意足了,這一生沒有白白度過,得到了最有價值的東西。——能認識到這一點的人,就是古人所說的“悟性好”啊! 【注】 夏侯勝:西漢儒學家,經學家、文學家。字長公。魯東平(今山東)人。西漢今文尚書學“大夏侯學”的開創者。 黃霸:字次公,西漢陽夏(今太康縣)人,曾任御史大夫、丞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