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網二零零六年九月四日】一天,我在公交站點等車時,對身邊一個常人講真相:「朋友,我給你留一句話。」「甚麼話?」「你記著:法輪功好!」「啊?」他突然瞪大眼睛,緊皺起眉頭,表情十分嚴肅。 我一下子猶豫起來:「他生氣了,反感了……」車子來了,我上車走了。但我下車時又碰上他了。他一見到我就打招呼,很輕鬆的朝我笑笑說:「哎,你好!」還朝我揮了揮手。 他怎麼前後判若兩人呢?他現在很友好的跟我打招呼,那他當時怎麼生氣了呢? 我突然恍然大悟:剛才他不是生氣,而是震動!他震動時的表情,那目瞪口呆的樣子,就是震動。一個常人突然聽到「大法好」時,他是會受到震動的,這不是他生生世世的期待嗎? 那為甚麼一開始我把他看成生氣了呢? 向內找,發現除了自己的執著怕心外,還有可怕的觀念在作怪。在講真相中,我碰到過太多的反對意見,甚至敵視態度,因而動不動就以為別人會反對、會反感,都形成觀念了,所以容易把人家正常的反應看成是生氣,而忘記了世人盼望得度的那一面是甚麼狀態。 是生氣還是震動,不值得深思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