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網2006年6月1日】在孔子眾多的學生中,有很多人都是千里迢迢離開自己的國家,前來魯國拜孔子為師的,陳亢就是其中之一。 陳亢來自陳國,因為他年紀輕,而且又才來不久,所以一直沒有辦法獲得單獨接受孔子教誨的機會。 由於陳亢生性多疑,所以他總認為孔子不太注意他,可能是因為他並非魯國人的緣故。雖然孔子平日上課時,好像對學生都一視同仁,可他始終認為孔子不夠關心自己。 有一天,陳亢問孔子的兒子伯魚說:「你的父親有沒有給你甚麼特殊的教誨呢?」 伯魚想了一會兒,說:「沒有。如果真要我說的話,勉強可以算有兩次。有一次,父親獨自站在廳上,我快步走過庭院,父親就問我:『你學過詩了嗎?』我回答『還沒有。』父親說:『沒有把詩學好,怎麼能應對得體呢?』我就退下去學詩。還有一次,父親也是一個人站在庭院,我路過時,父親問我:『你學過禮了嗎?』我回答『還沒有。』父親說:『不把禮學好,怎麼能立身處事呢?』於是,我就退下去學禮。我聽過的教誨,就是這兩種。」 陳亢聽完後,高興的自言自語:「我今天真是收穫良多啊!我問他一件事情,結果卻聽到三件事情:聽到了學詩和學禮的道理,又知道君子的至正無私,即使是對自己的兒子,也沒有絲毫的偏私啊!」 (出自《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