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網2006年3月30日】據我看來,似乎最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加快速度和匿名性。這是目前代理存在的主要目的了。 1. 選擇使用multiproxy的原因:免去一個個代理試驗的麻煩,multiproxy同時自動調用大把的代理,自動選擇最快路徑; 2. 免去搜尋和測試代理的步驟,multiproxy網站不定時提供大量代理供測試和使用,連格式都是排列好的,你所需做的只是ctrl+c和ctrl+v。 multiproxy使用簡單介紹 1.軟件下載(最新的是1.2a) 可能是功能已到盡頭或是無法商業化,作者有一段時間沒有更新,不過代理列表倒是在不定時更新。 2.安裝調試及使用 multiproxy現在版本是1.2a,可下載。但下載的不能用,因為內置用ping google的方式驗證代理,而google可能做了甚麼限制,所以multiproxy基本上不能進行代理驗證,甚麼代理驗證後都是不可用的。 解決方法:安裝完程序後,可用ultraedit打開multiproxy主文件,搜索asii碼google.com,將其替換為等長的一個網址(比如gentoo.org)。(有說不用等長,後用空格填滿就行了,我沒試過。),以下我找到的等長網址及反映速度,僅作參考。 www.finaid.org (average:424) 63.121.30.168 (美國) www.opengl.org (average:397) 192.48.159.181 (德國) www.theiia.org (average:511) 66.0.146.195 (美國) www.aspsky.org (average:383) 208.55.253.100 (美國/加拿大) www.xemacs.org (average:472) 199.184.165.136 (美國/加拿大) www.gentoo.org (average:318) 38.99.64.201 (美國) www.netbsd.org (average:357) 204.152.190.12 (美國/加拿大) www.icahdq.org (average:505) 207.159.60.167 (美國/加拿大 www.miktex.org (average:356) 66.186.25.41 (美國/加拿大) www.apache.org (average:378) 209.237.227.195 (美國/加拿大) www.kernel.org (average:367) 204.152.191.5 (美國/加拿大) www.debian.org (average:410) 192.25.206.10 (美國/加拿大) www.python.org (average:639) 82.94.237.218 (意大利) www.kottke.org (average:439) 67.18.227.74 (美國) ①用ultraedit打開multiproxy主文件 ②單擊「搜索」→「替換」 ③搜索asii碼google.com,將其替換為等長的一個網址,如geetoo.org 方法二:如果不嫌麻煩,還可以每次手動驗證代理。 ①單擊右鍵,點「Find fastest…」 (快速試測)。 ②在對話框中輸入「https://www.yahoo.com」,確定後即可檢驗代理是否可用。(對話框中輸入任何能ping通,且反應快的網址都行)。 最初調試只有三步,以下以瀏覽器為例 ,其他軟件的使用大同小異。 ①瀏覽器「工具」─「Internet選項」─「連接」(撥號用戶選擇「設置」,局域網用戶選擇「局域網」); ②點選「使用代理服務器」,地址欄填127.0.0.1,端口填8088。(這個8088是可以改變的,原因方法後面再說); ③multiproxy設置選項裏連接端口設置為8088。 初步設置就是這麼簡單,但是很多網友用起來很不順手,非常惱火,那是因為詳細的設置參數沒有調好的原因。 打開MultiProxy的主界面,點擊右邊的「選項」,進行詳細設置 通用選項頁面(「General options」) 1.(左上角) 詳細說明及個性設定: ①8088是默認選項,可以改變,但是必須和瀏覽器中設置同時更改。用80,8080.9090等等都可以(在內網的網友注意:不要選擇被網管封閉的端口)。 ②最大連接數12足矣,軟件實際工作最高值就是15。 ③默認超時選為30比較好。 2.(左中部) ①選第三項,所有「有反應的代理服務器」,這樣代理服務器多一些。(選第一項是最安全的,「只使用匿名代理」。) 3.(右上角) 四個選項,選中第一個,其餘三個隨意。第一個是開機測速,這點很重要。 4.(右中部) ①沒有選擇「隨機服務器」,因為它連不能使用的Proxy也選擇; ②沒有選擇「下一個可用的服務器」,因為不保證它的速度最快; ③更沒有可能選擇「每××秒輪換一次」,因為這不切合實際; ④最好選擇「下一個最快的可用服務器」(」Next fastest available」)。 代理服務器列表頁面(「Proxy servers list」) 單擊「Menu」(菜單)→Files→Import proxy list,即可導入已經保存好的代理列表(是你已經搜索好的代理服務器列表)。 測試所有代理(Test all proxies) 刪除所有沒有反應的代理(「Delete non-responding」) 左邊有一圓點代表Proxy的狀態,綠色可以用 ,紅色代表連不通 主機名──Proxy的域名 端口 IP地址 ping──從你的機器連接Proxy的時間,數值越小,代表越快。 這是每個朋友最關注的了。 工作中──代表這個Proxy是否work。 匿名──表示這個Proxy是否可以匿名進入。 (如果安全性要求非常高,建議刪掉不匿名的。) 這是最重要的選項部份。不過除了代理列表(「proxy list」)一項外,我很少動別的選項。 允許──允許MultiProxy使用這個Proxy。 禁止──禁止MultiProxy使用這個Proxy。 測試匿名──測試這個Proxy是否可以匿名登陸。 測試URL──你可以輸入一個URL,看看這個Proxy能不能去到。 強制設置為有效──強制把一些不能使用的Proxy設置為允許,如果可以確保這個Proxy是可以用的話 ,請選擇這個。 添加──添加一些你自己找回來的Proxy。 編輯──編輯這個Proxy。 刪除──刪除這個Proxy。 代理列表──這裏已經設置了一些條件,讓你管理Proxy。..........這是最重要的。 文件──讓你導入和導出列表裏面的Proxy。 快速測試(「Find fastest…」)──ping一個網站,看你導入的代理服務器是否能使用。 小經驗:有時一切都正常,就是不工作或者網頁是亂碼,一般是用了假代理或有問題的代理, 以61和202打頭的常見,我的經驗是:使用民主國家的代理。解決辦法: 方法一:刪除代理列表的第一個代理,直到能工作為止(一般一到四個,最多不超過四個) 方法二:打開Multiproxy,記下那個顯示代理速度為0kb/s的IP,一般只有一個,然後到「proxy servers list」(代理服務器列表)把它刪除,即可正常使用。 ================================= 最後簡要說明一下全部使用步驟: 1.下載並安裝multiproxy ,用ultraedit打開multiproxy主文件,搜索asiii碼google.com,將其替換為等長的一個網址(比如gentoo.org)。 2.設置其參數及軟件(或瀏覽器)參數 3.從multiproxy網站、其他網站或其他代理軟件等獲取匿名代理名單,存為代理列表,導入Multiproxy並開始檢測. 第一次時間很長,好幾百上千的代理檢測後,在選項裏去掉不匿名,不工作項,留下綠色點的匿名的代理,保存代理名單.在以後每次開機檢測中去掉不好用的,並保留名單,這樣不出一週,代理數就會減到幾十個,不過這可都是長期工作,速度飛快的好代理了。 注意:你並不是時時刻刻都需要代理,不要的時候,在瀏覽器裏關掉通過代理選項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