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網二零零六年十月五日】唐朝人夏侯孜,字妤學,亳州譙人。他年輕時曾與王生一起參加科舉考試,王生在當時很有些名氣,兩人落榜後,結伴一起到京西的鳳翔遊玩,住在鳳翔節度使的館舍中。有一天,節度使的從事宴請大家,酒酣之後,從事拿出骰子開玩笑說:「兩位秀才如果明年能夠登第,就擲個「印堂」出來。」 王生平時頗為高傲自負,他生氣的說道:「我確實淺薄,但也不至於同夏侯孜同年登第吧!」說完生氣的走了。 第二年,夏侯孜登第,累官至宰相。而王生卻始終沒有中榜,不知去了甚麼地方。 夏侯孜到河中時,王生的兒子偶然看到了父親與夏侯孜以前的書信,可他卻並不知道父親以前曾當眾取笑過夏侯孜,便拿上書信去找夏侯孜辦事。 夏侯孜見了書信後,知道了是王生的兒子,他胸襟大度,並沒有去計較先前的往事,只是問明甚麼事後,盡力幫助解決。 人們知道後,都說夏侯孜是位大度有量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