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網2005年9月6日】明朝江陰人氏張畏岩,學識淵博,善於詩文,在文人學士中頗有聲譽。甲午年南京鄉試放榜,榜上沒有他的名字,他就大罵考官瞎了眼睛。當時有一道人在旁微笑。張就遷怒到他,道人說:“相公的文章,一定做得不好。”張聽了更是火冒三丈,怒叱他:“你沒有見過我的文章,怎知道我寫得不好呢?”道人說:“我聽說寫文章貴在心氣和平,現在聽到你在罵人,滿腹牢騷,心氣不平極了,文章怎麼會寫得好呢?” 張感到他的話有道理,就向他請教。道人說:“一個人要考中功名,全得靠命,命不該中,文章雖做得好,也沒有用的。你今後需要自己做個轉變。”張問道人:“既是命定,怎麼能夠轉變呢?”道人說:“造命的權,雖然在天,立命的權,還是在我;只要你肯盡力去做善事,多積陰德,甚麼福不可求得呢?” 張畏岩說:“我是一個窮讀書人,能做甚麼善事呢?”道人說:“行善事,積陰功,都是從這個心做出來的。只要常常存做善事、積陰功的心,功德就無量無邊了。就像謙虛這件事,又不要花錢,你為甚麼不自我反省自己工夫太淺、不能謙虛,反而罵考官不公平呢? 張畏岩聽了道士的話,從此以後就壓低一向驕傲的習氣,自己很留意把持住自己,勿走錯了路,天天加功夫去修善,天天加功夫去積德。 到了丁酉年,有一天,他做夢到一處很高的房屋裏去,看到一本考試錄取的名冊,中間有許多的缺行。他看不懂,就問旁邊的人說:“這是甚麼?”那個人說:“這是今年考試錄取的名冊。”而張畏岩問:“為甚麼名冊內有這麼多的缺行?”那個人又回答說:“陰間對那些考試的人,每三年考查一次,一定要積德,沒有過失,這冊裏才會有名字。像名冊前面的缺額,都是從前本該考中,但是因為他們最近犯了有罪過的事情,才把名字去掉的。”後來那個人又指了一行說:“你三年來,很留心的把持住自己,沒犯罪過,或者是應該補上這個空缺了,希望你珍重自愛,勿犯過失!”果然張畏岩就在這次的會考,考中了第一百零五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