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輪大法明慧網

首頁
按欄目瀏覽
按日瀏覽
【教子有方】禮賢街
文/陸清
【明慧網2005年9月24日】陶侃,字士行,東晉廬江潯陽人。其父親早逝,與母親湛氏相依為命,生活非常清苦。母親靠紡紗織布賺取微薄酬勞供他讀書。

陶侃的母親是一個非常賢惠又深明大義的母親。陶侃年輕時,有天下大雪,陶侃的朋友鄱陽孝廉范逵來訪。陶侃因家貧,擔心沒有招待而怠慢了朋友,心中十分焦急。母親看在眼裏,安慰他說,你只管留客吧,我會設法招待好的。於是,她把頭上的長髮剪下,換成酒菜,又捲起鋪床的乾草切細,餵飽范逵的馬。范逵事後得知,感慨地說:“非此母不生此子”!

不久,陶侃做了漁梁吏,食用官府的魚(腌魚)。他念起貧寒中的母親,就用陶罐盛了一點魚送給母親。不料母親不但不受,還將陶罐封上退回,並附信責備說:“你是縣府的官吏,卻拿公家的東西回來孝敬我,你以為我會高興嗎?唉!你這麼做,只會增加我的憂慮啊!”

此事給陶侃以極大的教育,為陶侃後來做官的廉潔奉公打下了基礎。陶侃從縣吏一直做到八州都督,征西大將軍,封長沙郡公。始終以清廉守潔、能幹盡責而被人稱讚。

後人為了紀念這位母親,就在長沙市城南沙河街北段陶母曾經居住過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賢母祠,並把祠址(今長沙市天心區)所在的街道稱之為“禮賢街”。

當日前一篇文章: 185人發表聲明──聲明強化洗腦作廢
當日後一篇文章: 【家庭教育】“強盜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