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輪大法明慧網

首頁
按欄目瀏覽
按日瀏覽
【傳統文化】行善積德 眾福之源
【明慧網2005年9月22日】在中華民族的數千年歷史中,“行善積德”做為做人應遵循的傳統美德一直延續至今。

《尚書》有雲:“惟德動天”。是說惟有崇高的道德能夠感動天。《漢書》曰:“有陰德者,天報以福。”所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種好因,結好果”是學習如何做人的第一步。清代時的孩童啟蒙經典《小學詩》教導說:“積德終昌盛,欺心越困窮。”多做好事多積德,家道終歸會昌盛起來;作違背良心的事,只會越來越窮困。

三國時期的易學家姚信曾以《戒子》一文訓誡自己的孩子如何行善,以及行善的種種妙處。文中這樣寫道:(譯文)

“古代的人之所以行善,並不是為了謀求好的名聲,也不是為了迎合別人,而是發自內心的意願,認為這是自己做人的本分。因此,無論處境困難或通達,都不會減損自己的德行,自始至終都是一樣。向前合乎神意,退後合乎人道。所以神明保祐他,眾人尊敬他,他的名聲自然顯揚,光榮利祿自然來到,這是情勢必然會如此的啊!

又有一些人外表迎合世俗,卻內藏心機;談吐聽似忠厚,其實心懷詭詐。聽到人家對他的讚美,就十分驚喜而且更加自我矯飾;一旦被人怨責了,就立即喪失行善的心。一旦失去好名聲或地位時,就往往多有所怨恨而陷害好人。但是他責怪一個人,眾人就厭惡他;他陷害一個善人,眾人就怨恨他。這時,即使他想陷害別人而求取晉升,也不可能,只不過敗壞自己罷了。而真與假是無法掩飾的,褒揚及貶斥也是不能任意扭曲的。若能捨棄虛飾做作,遵循善道,拋卻主觀專斷,多觀察別人的長處,就可以通達,無所矇蔽;若能夠去除專斷及私心,多方為他人設想,遠離滯礙兇邪,通往安泰吉祥,就可以恢弘廣大了。

人地位高低,不是固定不變的,都是自己招致的。如果行善,那麼平民的兒子,也可以做到王公的地位;如果不行善,即使是王公的兒子,也會成為平民。能不勉勵自己行善嗎?”

世間的富貴、長壽、平安等等福源皆由德而生。這是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經無數人所共同見證的真象。所以很多的先賢祖輩不但用現身說法的方式教導子孫“善有善報”這一因果循環的真實不虛,而且更是不厭其煩的敦囑子孫行善積德的重要。

當日前一篇文章: 美好的姻緣(圖)
當日後一篇文章: 【通曉因果】做好人鬼懼之 行善事福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