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網二零零三年四月二十八日】法輪功(法輪大法)是由李洪志先生傳出的高層次修煉方法,以宇宙最高特性「真善忍」為指導原則,性命雙修。這裏的性命雙修,簡而言之,修「性」就是修「心性」,以「真、善、忍」指導日常生活,提升修煉人的道德品質;修「命」則是通過五套功法祛病健身,養生長生。 從現代醫學可以理解的角度上看,李洪志先生所傳法輪功(法輪大法)是一個從身(BODY)和心(MIND)等多方面著手的自我保健體系。自從1992年中李洪志先生向社會公開傳授法輪功,修煉人數迅速增長。據1999年初中國政府調查發現在中國大陸有七千萬到一億人在修煉法輪功。法輪功並流傳至香港,台灣及亞洲,歐洲,美洲和澳洲的六十個以上的國家和地區。 (接前文) 五. 法輪功修煉祛病健身可能機制的初步探索 對學煉法輪功者的健康調查只是從一個側面部份地說明了修煉法輪功的好處,其實,人們修煉法輪功可以得到很多益處,下面是一些常見的答案: 變得更放鬆,頭腦清晰,沒有壓力感;精力充沛;去掉吸煙及其它不良習慣;特別是通過學習如何善意地處理人際衝突,改進和周圍人的關係;強身健體;更加明白是甚麼構成你的「真正自我」;認識根本的自然的原理;懂得為甚麼我們生活中會有磨難以及如何利用這種磨難來修煉;理解精神和物質之間的關係;致力於自我改善的同時花些時間和一群善良,平易近人,並且志向相同的人們為伍。 很明顯,法輪功修煉者遠離了對健康有害的陋習,並在修煉中逐漸降低了生活壓力感,身心越來越健康。 但是,如果你問法輪功學員健康是否是他們煉功的目的,回答可能會出乎你的意料之外:「不,健康益處只不過是我們功法的副產品。」 他們是如何無償獲得這些副產品?就算運用現代醫學所能提供的最好的治療,也需要花費畢生時間,大量金錢和極高的天資才能取得這樣的效果。我們能夠從現代醫學角度,甚至傳統中國醫學角度將它解釋清楚嗎? 與針灸一樣,氣功雖然在祛病健身上有著神奇的療效,但尚未被現代醫學體系所充份理解和接受。針灸作用的根本在於尚未能被現代科技所直接探測的經絡系統,同樣,「氣」,「功」這些能量的概念不能為建立在形態學基礎上的現代醫學所理解,注重精神和物質的統一,心理和生理的統一,人與自然的統一的氣功修煉也暫時不被從一開始就著重在物質的研究上的現代科學所認識。另一方面,儘管是緩慢地,但現代醫學也在逐漸地積累著對精神──物質,心理──生理的統一的認識,而且氣功對於修煉者的身心的影響仍可在現代醫學能認識到的基因──細胞──組織器官等不同層次上表現出來,我們就試圖從現代醫學和傳統中醫的角度來探討修煉在祛病健身層面的作用。 1. 現代醫學對於身體與精神的關係──身心醫學的認識 現代醫學信奉生理心理社會學模型。經過6年的對170個猝死案例的調查之後,1971年喬治.恩格爾觀察到嚴重疾病甚至死亡或許與心理緊張或精神創傷有關係。情緒緊張能導致許多健康問題如:冠心病,哮喘,潰瘍性節腸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突發性病毒感染,以及有患上單核白血球增多症、癌症、愛滋病甚至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不良的生活方式所導致的疾病佔所有疾病的70%到80%。例如,在美國,約10%的婦女和20%的男子因酗酒而需治療。每年約20萬人直接死於和酒精有關的身心失調,如:自殺、癌症、心臟病及肝病。酗酒大約減少壽命十年。這些身心失調所帶來的直接和間接的社會價值損失估計超過1千5百億美元,約國民人均600美元。在這個國家,1995年估計有6千1百萬煙民,450萬為青年人。每年增加17萬新的肺癌病人,而且每年有15萬肺癌病人死亡。80%到90%的肺癌發生在煙民身上。在中國,今天有3億煙民。不良飲食,缺乏鍛煉,憂鬱也導致心臟病的危險增加。儘管有現代技術和健康教育,每年仍有40萬到50萬人死於冠心病[15]。 2002年4月26日的《科學》雜誌的主題是「複雜性疾病之迷」。專題介紹的題目就是「不僅僅是基因的問題」,文章談到「最普遍的疾病是最難治療的,心臟病,癌症,糖尿病等等,所有這些都是屬於「複雜」或「多因素」疾病,這意味著它們不可能歸咎於一個單一基因的突變和一個簡單的環境因素。恰恰相反,它們來源於許多基因,環境因素,容易導致疾病的不良行為等等因素的聯合作用……」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Walter C. Willett在他的文章《平衡行為方式和基因的研究以預防疾病》5中談到「超過70%的中風,結腸癌,冠狀動脈心臟病,二型糖尿病是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加以預防的……分子生物學研究已經幫助人們認識到遺傳因素在疾病上的作用,主要由遺傳因素導致的疾病是罕見的,只佔主要癌症和冠心病中不到5%……在西方人群中,絕大多數癌症是由環境因素(包括飲食和生活方式)導致的……[16,17] 科研人員發現,與20年前相比,更多的病人在使用安慰劑後病情有好轉。這說明現代生活的緊張和環境的壓力可能引起了更多的與心理有關的疾病。Torrey和Miller博士在他們的著作《看不見的瘟疫:從1750年至今精神病的增長》中總結到,「近幾十年來,至少在一些工業國家,確鑿的證據表明由沮喪和情緒低落引起的人類疾病有蔓延的趨勢,甚至是最嚴重的精神紊亂──精神分裂症」[18]。在一項針對2001年9月11日之後心理壓力反應的調查中,「9.11後效應」進一步證實了這樣一種趨勢:即使遠離出事地點的人也表現有實質上的精神壓力症狀[19]。住在「雙塔」附近的應答者中,有20%的人表現出「重大創傷後遺症」(或稱: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20]。在另一項針對988名曼哈頓居民的研究中發現,抽煙、喝酒和吸大麻的量都有顯著增加,而這可能與不同的心理狀況有關[21]。據教育局的研究表明,在一項針對110萬公立學校學生的調查中,約有75,000名兒童表現出六種以上的PTSD症狀,而這足以被診斷為精神紊亂[22,23]。 上述這些足以說明心理因素,生活方式,環境因素及社會狀況對於生理狀況的極其重要的影響了,現代醫學的治療手段在這些方面是非常薄弱的。從上述法輪功修煉給人帶來的好處不難看出修煉在所有這些方面對修煉者都有顯著的正面的影響。 2. 從傳統中醫到修煉的昇華[25] 從中國傳統醫學角度更容易理解氣功修煉在養生長生方面的作用,因為這些本來就是一個體系在不同層次的表現。 與西醫的形體醫學不同,中醫是一個能量水平上的醫學。中醫的經絡系統是能量流通的渠道,中醫的一切物質都冠以「氣」這樣一個能量概念,如衛氣、血氣、營氣、精氣、臟腑之氣、經絡之氣、水谷之氣等等。中醫的器官也不是一個解剖學上的概念,而是一個具有特殊功能的能量中心,它通過經絡與身體從內到外,從上到下,與其系統之內和系統之外(其它器官系統)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成為中醫學整體觀念的物質基礎。其針灸,推拿,導引等治療手段皆是調節能量的失衡。中藥與西藥的本質區別不僅在於其天然性,綜合性,而關鍵在於其影響的是人體能量的失衡,所以,中醫以四氣五味和經絡歸屬的能量原則而分類使用的。中醫的診斷也反映著各個能量中心(器官)和各種能量的質、量及流向的變化,如痰氣瘀結,氣鬱化熱,中氣下陷,肝陽上亢等。從這個意義上講,中醫學作為一個完整的能量水平上的醫學系統,不是一個甚麼現代醫學眼中的「替補醫學」(altr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而是一個不可缺少的能量醫學或功能醫學。 其次,中醫學是微觀空間的醫學。中醫令現代人困惑的地方在於其概念的抽象。現代醫學研究者一方面逐漸認識中醫的臨床效用,另一方面也為其摸不著、看不見的理論體系和基本概念而一籌莫展。令多數研究者驚訝的是,中醫學是一個如此複雜而完整、系統而精確的能量體系,而這一體系存在於人類感官和感官的延伸(各種精密儀器)尚不能測到的更微觀的空間。中醫通過「望」、「聞」、「問」、「切」所獲得的信息則是這一微觀空間最表面的反映。在古代,人們通過修煉可以獲得透視人體微觀空間的能力。《轉法輪》中談到「在中國古代,中醫大夫基本上都是有特異功能的,像孫思邈、華佗、李時珍、扁鵲等等這些大醫學家,都是有特異功能的,在醫書上都有記載。可是往往這些精華的東西現在是受到批判的,中醫繼承的只不過是那些藥方,或者是經驗的摸索吧。中國古代的中醫是相當發達的,發達的程度要超出現在的醫學。」 再次,中醫是一個心身統一的醫學。中醫講「心為君之官,心不明則十二官危」,「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喜傷心,悲傷肺,怒傷肝,思傷脾,恐傷腎」。在中醫養生學中,「清心寡慾」則是長壽的重要秘訣。現代中醫對關於精神範疇的認識和理解十分有限,從而使中醫最精華的一部份得不到充份的繼承和發揚。因此在現代中醫學的治療手段中,此方面也常常欠缺。這些問題的產生原因是複雜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影響。 對中醫學中比較「玄」的部份不敢正視,視為「糟粕」或「迷信」,從而失去探索研究的機會。 最後,也最為重要, 中醫是一個天人合一的醫學。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醫學的基本思想之一。 人體是一個小宇宙,天有五氣,地有五行,人有五志和五臟,遙相對應。中醫對穴位的命名,對體內各種能量變遷的描述都反映了這一特徵。西方人稱中醫診斷聽起來像天氣預報,正是由此而生。 然而,人體不僅是物質存在,更是精神存在,人的秉性,脾氣和思想等等。在人體健康範疇,人的精神平和則氣血順暢,所謂的「心平氣和」便是此意。但是,在人體,氣是一個有限而易損的能量,許多因素都能導致氣的障礙,如:氣虛,氣滯,氣逆,氣陷,氣脫等等,正所謂:「氣之所至,病之所存。」 所以,一切治療和養身之道,均是圍繞著補氣,吸氣,調氣在做文章。但是,氣畢竟是氣,它最終是要衰竭的。然而,宇宙的能量卻是永恆的。那麼,既然人體是一個小宇宙,那麼,人體能量為甚麼不能永恆呢?如果人體是一個小宇宙,人體具有精神的話,那麼,我們周圍的大宇宙,是不是不僅有五行,五氣,還應有一個精神呢?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如果一個小宇宙同化了大宇宙的精神,是否也就獲得了大宇宙的能量呢?答案也應該是肯定的。所以,中醫到了最高境界就是所謂的修身養性,淡化名利,清心寡慾,達到「貧賤不移,富貴不淫,寵辱不驚,威武不屈 」的至真至善和大忍的境界。這實際上就已經超越醫學而進入一個新的範疇,即,修煉。一個真正的性命雙修的修煉方法可以幫助修煉者達到這樣一種境界。此時,人體這一小宇宙的能量──氣,隨著同化大宇宙的精神特性而轉化成更純淨,更永恆的能量──功,健康長壽便得以實現。法輪功正是這樣一種修煉方法。 西方現代醫學已經意識到健康的多層性和多面性,明確地提出現代醫學新模式:生物──心理──社會──心靈模式[25]。當一個人靈魂健康時,他的心理和社會行為必然健康,他的身體的健康便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其實,傳統的完整的中醫學和真正的修煉方法,不僅涵蓋了這一模式,而且提供了整套可行的方法,應該受到珍惜、繼承和發揚光大。 六. 醫學調查對未來醫療保健的啟示 當今醫療保健可以認為主要是一個建立在現代醫學技術(以藥物、放射和手術等為主)基礎上的由醫療保健專業人員提供的一個系統。現在,社會大眾的醫療保健對於每一個政府都是一個沉重,而且是日漸沉重的負擔。因為醫療技術的發展,在疾病的治療上沒能帶來根本全面的療效的提高,反而大大地提高了醫療保健的成本,所以,降低醫療保健的成本在目前與提高療效一樣是重要的目標。同時,目前高昂的醫療保健成本,不可避免地把社會上的低收入人群排除在醫療保健體系之外。所以,如何提高醫療保健的費效比,如何為社會的各階層提供可以接受而且有效的醫療保健,對於任何一個政府都是一個相當首要的目標。另外,現代醫學改變了今天人們對於疾病和健康的理解,人們認為醫療技術越來越先進,人們則越來越依賴醫療技術和醫療保健專業人員等外部因素,寄希望於科學和醫學的發展能夠讓人繼續滿足癮好的同時可以避免疾病的痛苦,而不是在自身上下功夫,真正對自己的健康負責,相反,人們卻更加放縱自己。 從上述法輪功修煉祛病健身效果的特點可以看出,法輪功為社會提供了一個低成本然而高效的通過修煉這種方式達到的「自我保健」系統。通過修煉,學員對於人生和健康有了不同於非修煉人的看法,從而能對自己的健康和人生負責,真正地改變自己的行為。 簡單地講,法輪功的修煉是「性命雙修」,由兩部份組成:最主要的是修性──心性的修煉,把「真,善,忍」這個指導原則貫穿到修煉者的日常生活中,法輪功的修煉認為心性是達到長功和祛病健身的關鍵;再輔以煉功來改變身體──修命,五套功法中有動功,站樁和靜功打坐。 法輪功是一個修煉系統,目標是超越祛病健身的,但正如上述調查所顯示的法輪功的修煉在祛病健身這個層次上也可顯示出奇效來,在祛病健身這個層次上可以把法輪功的修煉看成是一個「自我保健」或是「自我提升」的系統。 具體一些講,法輪功的修煉可以看成是一個「精神和物質同一」的多層面的同時在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上具有良好效果的「自我保健」系統。多層面表現在個體、家庭和社區,在個體上也表現為生理、心理和精神等多層次上。學員對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負責,用「真,善,忍」指導日常生活,正確看待人生中的得失,減少了焦慮;戒掉了不良嗜好;焦慮和那些不良嗜好是現代醫學可認識到的眾多主要疾病的高危因素。現代醫學認識不到的是心理和精神對於個體生理的直接影響,在這方面,法輪功學員認識到並通過修心性獲得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狀態。同時,煉功又可改變身體,有病時可以通過煉功徹底祛除疾病,無病時又可極大地增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從中醫角度上看,煉功不僅可以打通並加寬經絡,而且可以將「氣」這種低層次的能量轉化成「功」這種高層次的能量,這是傳統中醫也力所不能及的。 現代醫學在反思自身侷限的基礎上也提出了新的「生理──心理──社會──精神」醫療保健模型,可正如前文所述,現代醫學不僅在對生理疾病的治療上缺乏高費效比的手段,在其它層面上也沒有甚麼好辦法,所以,由中國大陸,北美及台灣在1998年到2002年對法輪功修煉祛病健身效果的調查而傳來的信息是值得現代醫療保健系統反思了,同時,也應該在上述調查的基礎上作更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Trends in Alternative Medicine Use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0-1997: Results of a... Eisenberg et al. JAMA.1998; 280: 1569-1575. 2.http://story.news.yahoo.com/news?tmpl=story2&cid=585&ncid=585&e=9&u=/nm/20020714/sc_nm/health_cancer_remedies_dc_1. 3.與氣遭遇(Encounter with Qi), 大衛愛森伯格等1985年著 4. 向歷史展示真實 - 「7. 20」一週年話「萬例」http://search.minghui.org/mh/articles/2000/8/3/3315p.html 5. 激素替代治療弊遠大於利 臨床試驗被突然終止(http://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2/7/10/16751.html) 6. 北美235例法輪功健康調查報告 7. Barsky AJ, Saintfort R, Rogers MP, Borus JF. Nonspecific medication side effects and the nocebo phenomenon. Jama 2002;287(5):622-7. 8. Enard W, Khaitovich P, Klose J, Zollner S, Heissig F, Giavalisco P, Nieself-Struwe K, Muchmore E, Varki A, Ravid R and others. Intra- and interspecific variation in primate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Science 2002;296:340-343. 9. Beecher H. The powerful placebo. JAMA 1955;159:1602-1606. 10. Shapiro AK. Placebo effects in medicine,psychotherapy, and psychoanalysis. In: Bergin A, Garfield S, editors. Handbook of psychotherapy and beharior change. New York: Wiley and Sons; 1971. 11. Benson H, Epstein MD. The placebo effect. A neglected asset in the care of patients. Jama 1975;232(12):1225-7. 12Stefano GB, Fricchione GL, Slingsby BT, Benson H. The placebo effect and relaxation response: neural processes and their coupling to constitutive nitric oxide. Brain Res Brain Res Rev 2001;35(1):1-19. 13Walsh BT, Seidman SN, Sysko R, Gould M. Placebo response in studies of major depression: variable, substantial, and growing. Jama 2002;287(14):1840-7. 14Schweiger A, Parducci A. Nocebo: the psychologic induction of pain. Pavlov J Biol Sci 1981;16(3):140-3. 15法輪大法--身體、精神和心靈的科學 楊景端 (醫學博士) 16 "It's not just the genes". Science 296, p495, April 26, 2002. 17. Walter C. Willett: Balancing life-style and genomics research for disease prevention. Science 296, p695-698, April 26, 2002 18. Torrey EF, Miller J. The invisible plague: The rise of mental illness from 1750 to the present; 2001. 19. Schuster MA, Stein BD, Jaycox L, Collins RL, Marshall GN, Elliott MN, Zhou AJ, Kanouse DE, Morrison JL, Berry SH. A national survey of stress reactions after the September 11, 2001, terrorist attacks. N Engl J Med 2001;345(20):1507-12. 20. Galea S, Ahern J, Resnick H, Kilpatrick D, Bucuvalas M, Gold J, Vlahov D. Psychological sequelae of the September 11 terrorist attacks in New York City. N Engl J Med 2002;346(13):982-7. 21. Vlahov D, Galea S, Resnick H, Ahern J, Boscarino JA, Bucuvalas M, Gold J, Kilpatrick D. Increased use of cigarettes, alcohol, and marijuana among Manhattan, New York, residents after the September 11th terrorist attacks. Am J Epidemiol 2002;155(11):988-96. 22. Goodnouch A. Post-9/11 pain found to linger in young minds. New York Times 2002 May 20. 23. AP. Post-trauma stress plagues NYC kids. MSNBC 2002;http://www.msnbc.com/news/746411.asp. 24淺論中醫及其在現代社會的作用(FSC-007) 楊景端等 25. Lawrence M. Tierney, Jr.,Stephen J. McPhee and Maxine A. Papadakis: Current Medica Diagnosis & Treatment 2001, McGraw-hi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