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網2002年10月24日】 (四)遙視功能(Remote Viewing):跨洲遙視實驗(下) 馬瑞林是如何身在美國而看到遠在羅馬的艾爾馬所處之地的呢?她說,早晨十一點對於她並不是很好的實驗時間,她總是等到實驗開始之時才坐下,而且也不採用放鬆措施。坐下後,她將艾爾馬的臉作為聚焦點來集中注意力,並在心裏不斷地想,「他在哪裏?」過一會兒,她腦中就會有一些印象。通常先出現一些線條,緊接就會有較完整的圖案出現。有時,圖象會很清晰,她就用筆記錄或描畫下來。 值得注意的是,當腦中的圖象非常清晰完整時,如果動念加入自己的思維分析,而不是靜靜觀察,被試獲得的遙視圖案的準確性會受影響(Targ &Puthoff,1977)。例如,1979年11月8日馬瑞林的報告中描述到: 「飛機跑道?紅燈。結實下陷的路面。艾爾馬看起來冷漠而心不在焉。地上有個洞。一個狀似蠟燭的東西。花---也許不是真花。可能是畫的。在室外。看到天空黑暗。風大且寒冷。有東西衝上天空。」 十五分鐘後,馬瑞林對圖象進行了加入分析: 「不知何故,腦中浮現一艘船。我的印象是戶外,而且艾爾馬在某種----我不知『機構』是不是合適的詞----某種地方。不是私人房屋或此類東西----某種----公共設施。他站在主要建築之外,但他能看到這建築。他可能在一個停車場或與那個建築相接的一塊地裏。我想說是機場,但這麼說過分具體了。那有些人和活動,但人們離艾爾馬不是很近。」 在後來這段加入分析的敘述中,馬瑞林攙雜了她幾個月前看到的一幅有關機場的畫的景象。事實上,遙視現場是羅馬國際機場。艾爾馬正站在機場主建築旁的一座小山上。當時天氣寒冷,風大。小山附近的地面上有一些洞,是秘密挖掘者尋找羅馬古幣時留下的。馬瑞林動用思維分析後獲得的圖象反不如之前的準確。 美國政府在1970年代初成立了斯坦福研究院(SRI),1990年設立了應用科學國際聯合所(SAIC),用以研究人體潛能,尤其是遙視功能,試圖將其應用到政府工作中,如情報部門,反恐怖活動。SRI 和SAIC分別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研究影響遙視功能的各種因素。一批著名的物理學家(其中一位曾獲諾貝爾獎),心理學家,統計學家,神經學家,天文學家和醫學家參與了實驗研究。 一次實驗中,兩位被試居然辨出了西弗吉尼亞的秘密地下軍事基地。其中一位竟非常精確地說出了基地的人員和密碼。基地不知何以洩密還派人調查原委。其實,是被試按實驗要求描述完那裏的地上景象後,不自覺地進一步觀察而獲得的保密信息。此人甚至看到當時蘇聯的烏拉爾也有類似基地。後來,他的描述得到情偵人員的確鑿證實(Puthoff & Targ, 1975; Utts,1996)。 近年的大量實驗在不同的文化人群和不同實驗狀況下重複驗證了遙視功能的存在。有些人天生具備較強的遙視功能,有些人經過訓練可產生一定程度的功能(Utts, 1996),但是,產生這種功能的人體機制科學家們還不甚明瞭。 人居然能準確地「看到」千萬里之遙的事物,顯然不是表面身體的感官在起作用,但除了感官,科學家們絞盡腦汁也不能在可見的生理組織上找到遙視功能的基礎。 其實,我們人體結構在各個空間中極其複雜,並非像表現在肉眼可見的物質空間的這種形態。在一個特定的空間中,人體周圍存在著一個場,這個場和宇宙有著對應的關係;宇宙中的事物在這個場中都有其影像存在。人的遙視功能就是看他自己空間場範圍之內的東西。馬瑞林人在美國,但歐洲的景象會映在她的場中,她便能觀察得到了。但是,場中的影像會受人意念的影響,也叫隨心而化,所以觀察時加入分析會影響遙視景象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Gruber, E. R. Psi, methodology and the social context. In W. G. Roll (Ed.), Research in Parapsychology, 1979. metuchen, N. J.:Scarecrow Press, 1980. Puthoff, H. E. & Targ, R. Perceptual augmentation techniques: Part two-research report. 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 Final Report, Dec. 1. ,1975. Schlitz, M., & Gruber, E. Transcontinental remote viewing. Journal of Parapsychology, 1980, 44, 305-317. Targ, R., & Puthoff, H. E. Mind reach. New York: Delacorte Press/Ekeanor Friede,1977. Utts, J. An assessment of the evidence for psychic funtioning. Journal of Scientific Exploration, 1996, 10,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