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網2001年3月30日】華盛頓郵報記者大衛.伊格那提斯(David Ignatius)在3月29 日一篇題為「在中國, 有些新聞是他們可以利用的」( In China, Some News They Could Use)的文章中說: 現代中國的矛盾是從這個事實開始的:它的領導想要同時得到兩個方面的東西:他們既渴望加入全球性經濟以獲利,又希望避免付出代價,那就是保持一個開放的社會。 在設法遵守中國官方審查員的決定的過程中,那些在中國發行的國際報紙和雜誌已經在最近的實踐中體驗到了這種難懂的困境。 我是《國際先驅論壇》的執行編輯。最近我們在中國的發行受到了限制,一部份原因是因為我們登載了有關法輪功的文章。《國際先驅論壇》在其它國家偶爾也會因為看起來無害的文章而被禁,譬如在沙特阿拉伯,我們因為12月11日的題為「沙特阿拉伯精英階層謹慎地帶領國家進入現代世界」的文章而被禁。 然而中國的審查制度令人驚奇之處在於,目前正是北京準備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申請舉辦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時候。你會認為,在這種時候中國會想向世界顯示他們正在迎接21世紀的潮流,而不是用這種審查制度使自己處於不利條件下。 中國的WTO會員資格將會進一步確認已故的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在20多年前發起的對外開放政策。而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將為這個新中國提供一個展示的機會。 但北京的領導們真的認為,這種自由貿易是可以分割的──你可以在買賣計算機的同時阻止思想的傳遞嗎?他們真的認為,世界各國會參加這樣一個奧林匹克運動會,在那裏他們作為客人卻不能讀到一份全球性報紙的體育專欄,只因為那一期報紙碰巧登載了一篇關於一個異見團體的文章? 審查的概念本身就與作為今天全球性經濟的支柱的漫布全球的通訊網絡相抵觸。上海的金融商和紐約、倫敦及法蘭克福的金融商同樣需要可靠、即時的信息。對信息經濟來說,沒有中間立場──你或者連上它,或者不連上。 一位亞洲領導人、新加坡的李光耀,在整整一代人的時間裏試圖控制流入其國家的信息。他得出結論說,這種試圖隔離社會的嘗試會弄巧成拙。 在1月份的一次談話中,李光耀這樣談到國際互聯網上的即時信息流通:「我不認為我們現在能夠將它停止,我看我們沒有其它選擇。你要麼使用國際互聯網,要麼就落後。你正在閒置一個非常寶貴和便宜的工具。中國政府逐漸會發現這一點的。」 中國主席江澤民對這一現實有一些同感。上星期五他對華盛頓郵報記者說:「我們現在是處在一個新世紀。甚至在新世紀到來之前,我們已經看見了在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市場的趨勢下,國與國之間確實在進行互相競爭。」 的確,開放和競爭是全球性經濟的根本特點。但是,在北京的審查辦公室裏,某些人仍然認為限制新聞的流通是應該的--甚至是有可能的。實際上它不是的,並且最後它會使這些試圖維持審查制度的人看起來像冷戰時的無線電干擾發射台一樣過時。 對國際刊物來說,偶爾被禁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手段--它令人遺憾,但卻是生活中的現實。而且,如果不是因為這些事件可能是對西方出版物的更加廣泛的禁令的前奏,我也不會提起最近新聞媒體的這些問題。這類禁令對新聞行業來說是有害的,對我們的中國讀者來說是有害的--並且,我們新聞工作者想謙遜地加上一句,對中國本身來說也是有害的。 所以,當WTO和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權衡中國為其被認可為一個全球性經濟力量而作出的努力時,他們有一個簡單的測試方法。一個國家的成熟的標誌是,不再設法壓制那些包含在這古老但顯然仍然有力的通訊形式──報紙中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