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一
二零二三年初冬的一天,婆婆要我和點麵蒸饅頭。那時天氣很冷了還沒送暖氣,中午和上的麵到晚上一點要發起的動靜都沒有。我就放了點發酵粉在裏面,然後在鍋裏燒了點熱水,拿面盆放在鍋裏。第二天早上面發酵的很好,婆婆看了也說面發酵的好。我說:怕面起不了,昨晚放了點酵母粉。這一下婆婆就急了,說:「你不知道我不吃酵母粉蒸的饅頭嗎?你是想吃死我呀!」(現在買的饅頭都是酵母粉蒸的)我跟她解釋說:我沒那想法,我是怕那面老起不了壞了,放點酵母粉起了,我給你蒸上餡饅頭吃(婆婆牙不好了吃不了多少菜,蒸點餡饅頭讓她多吃點菜。)
沒等我把話說完,婆婆就氣急敗壞地說:「你沒那好心眼!你過來,過來我煽死你!」(其實平時我們幾個子女都是百般呵護婆婆的)。我說你只要能出氣,你就過來打我吧。當時我心裏覺的特別委屈,我想:我處處為你著想,這麼保護你,你怎麼這樣對我呀?突然,師父的法打進我腦裏:「因為矛盾產生的時候,會突然間出現,可是卻不是偶然存在的,那是為了提高你的心性的。你只要把你當作煉功人,你就能夠把它處理好。」(《轉法輪》)頓時我的眼淚就下來了,這不是師父借婆婆的嘴給我提高心性呢嗎?!謝謝師父!
事情二
與上次事情時隔半月之後,一天晚上我沒在家,婆婆給我丈夫說我偷了她三十元錢,丈夫立刻給了她三十元錢。晚上這事兒就算平息了。
第二天早上起床後,婆婆就又不幹了,不著邊際的話沒完沒了的說,我怎麼勸她都不行。我擔心她氣壞身體,就給她的大女兒打電話把事說了一下。她大女兒叫我把她媽的錢數一下,核實一下是不是少了。我說:「她不讓我數,我也不敢數,平時她有多少錢,我們從來不過問,為了她高興,她要錢我們就給她。」
後來她的女兒過來了,核實她的錢,數了一下說:「媽的錢不多呀?」意思是加上我丈夫給她的錢應該多一些。我正當說著話的時候,婆婆從枕頭下拿出我丈夫給她的那三十元錢說:「你看你嫂子心眼多麼的多,拿了我的錢又給我放這了。」氣的她女兒說:「她心眼再多也沒你多呀!你就是沒事找事。」
她女兒怕她再找我麻煩就把她接走了。過來兩天二弟把她接回來了,一進門她就跟弟妹說:「我訛了你嫂子三十元錢」。回來我聽了這話,心裏特別高興,我知道師父又一次借婆婆的嘴去我的利益之心哪!
事件三
我婆婆不喜歡我娘家人到我家裏來。有一次我大姐下午來我家,走了之後婆婆就說我大姐偷了她一件上衣。明明她那件上衣就在身上穿著,她就是說我大姐偷走了。婆婆還說:她丈夫死了沒人給買衣服(大姐夫去世了),她要喜歡我那衣服我就給她,非偷我的幹啥?婆婆還讓我推著她去我大姐家去搜,說搜出來她是活著還是死了,總之說的扎心的話可多了。
我給婆婆解釋說:「媽,你那衣服就在身上穿著,她沒偷走。」不勸還好,一勸婆婆更急了,對我是出口大罵,我就不再勸了。一想快過年了,別把她氣壞了,然後就給她大女兒和二兒子打了電話過來了。婆婆那話是越說越多,我也不吱聲。說著說著她就說:「一天抱著書看,還修好呢,別看你修的甚麼都有,不知哪一天出甚麼事,結果怎麼樣呢?」婆婆怎麼說我都不動心,別人的命運不是我能左右的了的,一切都有定數。總是帶有微笑,這時二弟發話了:「你(指我)今晚連升好幾級呀(提高的意思)!」後來,她女兒連勸帶哄把婆婆帶走了。我想:這不是師父又借婆婆的嘴去我的情嗎?
婆婆是特事多的人,她自己的幾個子女都接受不了她的所作所為,我用我理解的法理經常勸她們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是哪生哪世我們欠媽的,慢慢還吧!這麼大歲數了,別讓她生氣(註﹕婆婆今年八十九歲了)。」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