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世紀八零、九零年代,電影剛興起的時候,人們的審美幼稚,就在新鮮感、沒見過、崇拜科技等心態控制下而著魔般的追著看。那時導演的技法也幼稚:電影開頭必須有首歌,然後中間還會有首歌,然後結尾還會有首歌,甚至電視劇每播一小段,就會復播一小段強烈的歌唱或音樂,尤以台灣電視劇為最嚴重。
然而,時間流逝,隨著人們對影視的見多識廣、成熟了,現在回過頭來看八零、九零年代的影視,多數人們都會感覺那時的影視手法幼稚。看那時流行歌曲MV更感覺導演觀念、視頻技法真低級。
現在,我們大法弟子拍攝的電影,有的就是在複製上個世紀八零、九零年代電影初期的技法、和感覺──中間插首歌、結尾插首歌,這對於現代人來講,會感覺我們導演的水平稚嫩,進而影響對我們影視的觀感。我們的導演是想返回傳統,但是八零、九零年代的道德水平、電影技能不屬於傳統,導演返錯位置了。我們返回傳統,是返回大法在人間這一層的世界觀。
我們可以看看漢、唐、宋,那時的藝術有八零、九零年代的觀念嗎?漢朝似乎只有音樂和舞蹈,沒有歌曲;唐朝似乎也沒有歌曲;宋朝似乎有了,但似乎也是在「下士」層流傳,且也與現在不同。我們的神韻是晚會形式,所以有歌曲,歌曲是單列的,並沒有混在舞蹈中。
我個人的意見是:結尾可以插首歌,但是中間不可以。而結尾最好也是以音樂代替,而不是歌曲(歌曲強大到能控場的可以用)。歌曲在電影中給現代人類的觀感是「幼稚、沒分量、不莊重」。大家可以看看現代頂級技法的電影,還有幾個帶有歌曲的?當然我們不學它,但我們的傳統比它更強啊,導演要找出來、拍出來呀。
本文是善意提醒,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