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通讀《轉法輪》對我來說是一種挑戰,因為我需要突破較重的思想業力。高中時期,我最喜歡的科目是語文,尤其是文學。然而我們所學的大多作品都傳遞著頹廢的價值觀。雖然其中也不乏積極向上的內容,但大多數都圍繞著黑暗的主題,比如殺戮、墮落的情感關係等等。這些觀念在我頭腦中殘留很深,使我在閱讀《轉法輪》時常常頭痛、噁心,甚至產生懷疑。最終我花了兩個月才讀完第一遍。但一旦讀完,我便開始了煉功,並在那年夏天真正走入了修煉。
在社會主義國家長大的我,身上帶有很強的爭鬥心、顯示心、妒嫉心和歡喜心。儘管如此,我仍然感到法輪大法是真正的修煉大道,是一門美好的功法,我也由衷地希望能將真、善、忍的美好分享給更多人。雖然那時我才剛剛開始修煉,並且是我們學校裏唯一的一名大法弟子,但我還是下定決心要在校園裏成立一個法輪大法社團。
成立社團的門檻很高:至少需要25名成員,還要向學生會提交一份詳細的計劃書。我性格非常內向,幾乎沒有公開發言的經驗,但當時我卻信心滿滿,充滿勇氣,堅信自己能夠達成這一目標,讓社團獲得批准。
一位當地的學員主動前來幫忙。一個星期天的早晨,我們在校園裏四處奔走,為社團向素不相識的學生徵集簽名。我毫不猶豫地向同學們介紹,爭取他們的支持。奇蹟般地,我們順利達到了人數要求。在向學生會介紹社團那天,我的發言雖然略顯生疏,但卻發自肺腑。學生會主席認真聆聽,並表現出了極大的善意與支持,最終,我們的社團順利獲批。
回顧那段經歷,我意識到在運營社團的過程中,我有時是出於個人的執著,而非真正出於真、善、忍的法理。因此,當我們舉辦真相影片放映活動時,觀眾寥寥。有些中國學生甚至將我們視為競爭對手,而不是光明與慈悲的使者。我記得我們在學校放映紀錄片《難以置信》時,當天僅有兩位觀眾,其中一位是醫學教授。雖然現場冷清,但那位教授事後邀請我們去醫學院為他的學生播放影片,那次活動吸引了五十多名醫學生。這讓我深刻體會到師父對我無微不至的慈悲保護──即使我在修煉中有種種不足和漏洞,師父依然在背後默默加持,將看似失敗的努力轉化為美好的結果。
一個重來的機會
三年後,我開始讀研究生。在那之前,我已在社會上工作了三年,無論在性格還是心性上都更加成熟。我滿懷信心,認為這一次我可以更好地管理社團,避免過去犯過的錯誤。然而,當我向校內的一位同修表達了重新創辦大法社團的想法時,她並沒有立刻給予支持,反而建議我暫停一下,靜下心來反思──我發起這個社團,是出於真正的講真相需要,還是帶有一點個人求名的動機?她還指出了我們面對的一些挑戰:在一個自由派主導、環境複雜的城市辦社團,身為外籍學生,若處理不當,反而可能給大法帶來負面影響。
她的提醒讓我停下來向內找:我是不是夾雜了歡喜心,甚至下意識地想在常人中、在學員中「出風頭」?經過深入反思,我認識到,雖然自身尚有黨文化因素與修煉上的不足,但這些並不應該成為不去弘揚大法的理由。恰恰相反,正是辦社團的過程,能夠幫助我們放下這些執著,提高心性,走向成熟。
此外,我也領悟到一個觀念上的根本差異:在中共的黨文化中,擔任「領導」往往意味著權力和地位;而在西方社會,社團負責人不會被視為明星或權威,他們只是願意站出來成立社團、服務社區的人。負責人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他人。
明白了這一點,我重新出發,積極與同學們溝通,爭取支持。隨著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這位同修也逐漸放下了自己的隔閡。她不僅表示支持,還積極向朋友們介紹社團。最終,我們的社團成員遠超最低要求的10人,從最初的14人發展到我撰寫此文時的61人。
新的方式,更深的理解社團終於獲批的那一刻,我的內心經歷了深刻的轉變。有好幾天,每當我從學校駕車回家,都感覺周圍的世界彷彿換上了新裝,一件經過淨化的新裝。萬物看起來如常,但其中一部份卻像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這種感覺持續了好幾天才慢慢消退。
這一次,我決定換一種方式去運營社團。我採用「平衡」這一普遍原則作為我們社團策略的基礎。一位神韻藝術家曾在採訪中說過:「要前進,必須先後退一步。」這與陰陽的更高法理相呼應──強調和諧與順勢而為。凡是符合宇宙根本法則的事物,都會自然而美好地展開,我們的法輪大法社團亦是如此。
回想過去,曾因心中不滿與爭鬥,我過於強調揭露中共對大法弟子的迫害。這部份內容固然重要,但我意識到,在講述這些嚴肅議題之前,我們需要先展示法輪大法的美好與恩澤,與中共的暴行形成鮮明對比,從而引起人們的共鳴。
因此,我們重新規劃了社團的活動安排。在學年初,我們先舉辦一些輕鬆溫馨的活動來介紹大法,例如:每週打坐體驗課,免費提供珍珠奶茶;法輪大法講法九天學習班;《再次成為神》電影放映會。
負擔,還是恩典?
有時,在學業、本地大法項目和社團事務之間奔波,我也感到身心俱疲,甚至想過:如果我只是個普通學生,就可以無憂無慮地享受大學生活了。然而,如今回首這段經歷,我的感受卻完全不同。
這個社團,從來不是負擔,而是一份來自上天的恩典。我們舉辦的每一場活動,我們講真相時接觸到的每一個學生,都是有緣的眾生,無比珍貴的生命。我們的努力看似只是滄海中的一滴水,但每一滴水,都代表著眾生的覺醒與歸位。這,正是我們慈悲偉大的師父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