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利之中去執著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二一年八月二十四日】作為一名六歲起就在法中修煉的九零後,我自認為是一個疏財仗義之人,雖然是白手起家積蓄不多,但是看到親戚有困難,少則幾百、多則上萬的資助,從未覺捨不得。因此,我常和母親同修自詡自己沒有利益心。

但是在日常小利中,在兩可之間,總是不自覺的有貪佔之心,比如:買東西趕上打折或有贈品心裏不免高興。也是眼見為實的觀念去的不淨,給別人的雖多,概念中卻只是個數字,沒啥感覺。眼前的雖少,卻是實在的利益,這正說明利益心去的還不夠徹底,修的還不夠紮實。

近段時間發生的幾件小事,讓我更加意識到這一點,感謝師尊的苦心巧妙安排。

前幾天請了年休假,準備坐飛機回老家,提前買了機票,因為飛機票價位不定,通常日期越近越貴,其實這也是固定觀念需要去掉,該花多少錢都是安排好的,無需自己費心機琢磨。結果剛買完票兩天,各地疫情就突然爆發,因不知疫情後續發展態勢,怕被隔離到老家無法回來上班,無奈退了機票,損失了六百元左右。心想也許是不該回去吧,比想像中損失的要少,也沒有特別在意,並沒注意到這是考驗利益心的一關。

過了兩天,一個同事向我借錢說要急用,說借二~三萬都行,開始我還猶豫借給多少,還考慮了一下他人品不錯,不會不還。說明我還是有怕失去錢的心。後來他說十一就能還上,借一萬元格外給五百元,向別人借也是這樣給。我答應借給他三萬,雖然當時就回覆他說:「不急還,不用格外給錢。」但是還是有了一絲高興,其實這絲高興是那顆利益心被滿足了反映到我大腦的感受。轉給他錢的時候同事一再強調:「那錢必須給!我向別人借也是這樣給的。」因為他是一個做事極其執著(同事們都覺的他過於堅持自我設定的原則)、講義氣、愛面子的人,我口上說:「不用給,誰都有需要幫忙的時候。」過後心裏卻想:「一點不要他肯定不同意,到時收下五百意思一下就行了(我對存多少錢是多少利息沒啥概念),剛好飛機票損失的六百就算彌補上了。」最後這一念來的很突然也很突兀,當時沒啥感覺,現在才反應過來,這一念其實是利益心反映到我大腦的,試圖說服我要那五百元錢。這是兩碼事,該失那財,跟同事有啥關聯呀,說明損失那六百機票錢心裏還是沒有完全放下。

後來跟母親交流,雖然我倆都覺的不應該額外收錢,但是考慮他的性格,一點不要肯定不同意,就決定到時收兩百意思一下算了,其實還是利益心沒去乾淨,還拿別人的性格當藉口。

前兩天去銀行存定期,一問才知道,五萬元存一年定期,利息才一千左右。活期利息要少得多,我這要是收了同事的錢,不成了高利貸了嗎?雖然是他自願且堅持的,那也違背大法呀。這才下定了決心,到他還錢時堅決額外一分不收。但是腦中還有一念:「不收錢,我做了好事他會給我德。」可見這利益心、私心還在做最後的掙扎,無孔不入,時刻考慮得失,只不過換了一種交換物質──德。雖然宇宙中有不失不得的法理,順其自然該得就得了沒有錯,但是心裏執著就不對了。

沒有利益心應該是這樣:做好事得德,銀行存定期每年有額外幾千的收入,哦,這件事情我知道了,內心沒有因為這個信息泛起任何漣漪,然後該做甚麼做甚麼,不去想這件事了。就像那個人修成羅漢了,本來是自己千辛萬苦修成的,是屬於自己應得的正果,但是高興了都得掉下來,因為羅漢是沒有任何執著心的,他那一瞬間生出了一顆歡喜心,一顆執著心之差就是人神之分,就掉到羅漢的標準線之下了。師尊說:「不執於世間得失 羅漢也」[1]。

就像上學要考試一樣,如果平時不紮實的逐一背誦知識點,臨近考試前無論如何突擊,也很難取得滿分。要想修得正果,一顆執著心都不能留。在日常小事上抓住機會深挖執著向內找,找到一顆心就堅決果斷的及時修掉,不能再不緊不慢的說:「我正慢慢去呢。」誰也不知道還有多長時間結束,只有在正法結束前把自己修純淨才能達到標準,何況我們成就的不僅僅是羅漢果位,更應勇猛精進,做到師尊要求的:「修得執著無一漏 苦去甘來是真福」[2]。

個人體悟,不在法上之處敬請慈悲指正。

註﹕
[1] 李洪志師父詩詞:《洪吟》〈跳出三界〉
[2] 李洪志師父詩詞:《洪吟》〈迷中修〉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