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人人有,升起正念容易,保持正念難。我把造成自己修煉提高緩慢的因素、執著心和對如何做好三件事的思考寫出來,希望對至今還迷在常人中、帶修不修的年輕大法弟子有一些借鑑,共同提高。
一、生命為法而來:放下常人心,回歸修煉
對於每一位隨父母得法的同修,我們是跟大法有緣,才能投生在大法弟子家裏,心靈深處都埋下了大法的種子。生命的意義是甚麼?我們來世的目地是甚麼?這些疑問,很容易就可以在大法中找到答案。
但在常人社會中,名利情是摸得著、看得到的,修煉卻相反;追求名利情是為了幸福的生活,但修煉卻以苦為樂。虛實難測,真假難辨。
師父說:「人修煉,自始至終貫穿著一個悟,在迷中修。」[1]「能不能放下常人之心,這是走向真正超常人的死關。真修弟子人人都得過,這是修煉者與常人的界線。」[2]
二、堅持實修:認清修煉中的障礙
修煉是艱難而嚴肅的,不是下決心修煉的那一刻往後我們永遠都是實修者了。師父在《洪吟》中清楚闡述了實修的理:「學法得法 比學比修 事事對照 做到是修」[3]。
反思我之前沒有持之以恆修煉的原因,是當一些考驗突然出現時,我甚至都沒意識到這可能是會中斷我實修的魔難。
(一)得法的阻礙:自我否定的消極情緒
學法中,當我深感時間緊迫,遺憾過去沒做好時,會疑惑我到底是不是正法時期大法弟子?如果是,為甚麼我一直沒有集體修煉的環境?我到底是否合格?
當我看到迫害最嚴重時期,海內外同修的正念正行,我會羨慕:如果得法時年紀再大點,是不是也能參與其中了?為甚麼我是陷在常人中的狀態?是師父安排的修煉道路,還是因為我不夠精進造成的?師父還管不管我?
這些消極情緒的背後,是對自己的無奈,對未來缺乏希望。特別當我在常人社會的誘惑中做出一些不符合修煉人標準的事後,會更覺的自己不配學法。
但畢竟知道大法好,總是放不下。通過學法我悟到:認識大法法理的過程不就是修煉嗎?向內找去掉執著心的過程不就是提高嗎?
師父說:「好不容易得正法了,今天不修更待何時?」[4]「今天得了大法,修!能得多少是多少,一個勁兒的修!煉!」[5]「摔了跟頭的爬起來繼續走,師父不放棄你,你也不能夠失去信心,機會還有,反正我要度成你,你還沒有信心嗎?」[6]「我不喜歡你們自責,一點用都沒有。我還是那句話,摔倒了別趴著,趕快起來!」[6]我感受到了師尊的佛恩浩蕩。書中所表現出的、我能感受到的慈悲已無限洪大。
與此同時,也要注意發正念清理干擾。師父明示:「人心的表現也不一定都一樣。就讓你無奈呀、消極呀,讓你變的懶懶散散,這東西就叫你打不起精神。我告訴大家,很多微細的那些不好的生命,它們就像塵土一樣覆蓋住你,蓋住人的思想,可是那啥都不是,你們發正念就能消滅掉這些爛東西。」[7]
(二)警惕常人社會中的誘惑,那可能是中斷修煉的魔難
我們在常人社會中,會遇到各種現實的誘惑,這些誘惑或大或小、或好或壞的以各種方式體現,形形色色。為甚麼說要「警惕誘惑」而不說「在考驗面前守住心性」?因為修煉的考驗,不管過好沒過好,我們都在修煉中。但一些魔難,會讓一個本可以精進的修煉人陷在常人中,沉淪好幾年都不一定能走回來。
在魔難中,可能小到從一個常人的八卦新聞開始,一步步消磨你的意志,再來點常人中的好事讓你嘗點甜頭,再控制人或事去引誘你,欲擒故縱擾亂你心神,再根據你的執著心由淺入深、接二連三的引導你重現實,再由一個執著心逐漸帶動其他更多的執著心。最終被這些執著心控制著生活。
師父說:「直接參與起負作用的,它可沒想讓你修煉。每一次考驗中的人心,每一次魔難的正念不足,修煉人的每一個執著心,都會被它們抓住,它們都會把它當作把你拉下來的、把你從修煉的大法弟子隊伍中搞下來的把柄。」[8]「告訴大家,沒有人想讓你們修成,也沒有人考慮你們修的怎麼樣。」[8]「只有師父在叫你們修煉中走向圓滿,只有師父才是真正做這件事情的。」[8]
對沒有集體修煉環境的年輕大法弟子來說,遇到魔難時就更為艱難。在魔難和考驗中,多接觸大法弟子們的修煉環境,例如每天看明慧網修煉交流文章等,也是闖過來的關鍵。
堅定實修,才能認識更深的法理,才能做好三件事。目前我的資料點重新運轉起來,學法之餘,會看《九評》、《解體黨文化》、《我們告訴未來》和時政新聞作為講真相的資料。面對面講真相中,我也找到了很多自己隱藏很深的執著心。我會陸陸續續把這些修煉體悟和講真相中積累的經驗寫出來。
我們青年大法弟子也可以在明慧網上形成整體,走向成熟。
層次有限,不足之處請同修慈悲指正。
註﹕
[1] 李洪志師父著作:《轉法輪(卷二)》
[2] 李洪志師父著作:《精進要旨》〈真修〉
[3] 李洪志師父詩詞:《洪吟》〈實修〉
[4] 李洪志師父著作:《轉法輪》
[5] 李洪志師父著作:《澳大利亞法會講法》
[6] 李洪志師父著作:《二零零三年元宵節講法》
[7] 李洪志師父經文:《二零一四年舊金山法會講法》
[8] 李洪志師父經文:《二零一五年美國西部法會講法》
【編註﹕本文代表作者個人當前的認識,謹與同修切磋,「比學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