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中救人撒甘露 明慧伴我千里行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二零年二月十五日】大年三十那天,身在東北的我們才突然認識到武漢疫情的嚴重。趕緊登上明慧網,一眼就看到了新發表的《明白》特刊(祝你平安),太好了!內容實際就是針對現在的疫情,此時人們最缺少的就是平安啊。內心非常震撼,有感於師尊的慈悲,有感於同修們的辛苦付出,及時發表了潤澤萬物眾生的甘露(我這裏專指用於救度眾生的各類明慧期刊)。

於是迅速下載、打印、裝訂,我和丈夫忙的不亦樂乎。快到晚上十點了,外面不絕於耳的鞭炮聲提醒我們:今天是過大年啊,還得去住在另一個小區的孩子家包餃子。無奈的停了下來,丈夫(同修)說:「若不是跟孩子一起過年,咱倆今晚就不吃餃子了。」我會心的一笑:「那當然!」

正月初一,沒有一點干擾,因為人人都呆在自己家裏,沒有串門的。我們正好可以忙正事兒。按照常人慣例,初一早上也要吃餃子,還要做很多好吃的,全家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可是疫情如此嚴重,天天都在死人,我們可沒有心思做這些,我們只是對付吃飽,一整天都在製作救人的大法真相資料。晚上丈夫自己騎電動車出去發,我則在家繼續製作,並不停的發正念。

初二早上,我倆分別接到單位電話通知:上班。

沒辦法,誰讓我倆都在與抗擊疫情相關的單位工作呢。好在工作不是很忙,沒事兒的時候回家繼續做資料。頭些天在方圓二、三十里之內發。初五晚上我們就開車去鄉下發,每次行程都在百公里以上,有時跑好多個鄉鎮、村屯。

因為疫情的原因,路上車很少,外面幾乎沒有人,這種情況發資料就更安全,不擔心被人發現。

偶爾會遇到狗叫,但你只要告訴它:不要叫,記住「法輪大法好」,多數都會立即停止不叫了。有一次,我把資料放在一家大門口外的石台上,剛一轉身,就被三隻小狗圍住了,它們把我圈在中間,對著我汪汪大叫,距離不到一米。我從小最怕的就是狗,當時感覺頭髮都豎起來了,情急之下我馬上喊:「法輪大法好!」三隻小狗立即全都不叫了,有一隻蔫蔫的往後退,有一隻嘴拱地發出一種哼哼聲,好像是很不好意思似的,另一隻很溫柔的用頭蹭我的褲腿,好像是在安慰我。可我的心還在「咚咚」的跳呢,真的是嚇出一身冷汗啊。

前些天,隨著疫情的加重,我們意識到更要抓緊去鄉下傳播真相,因一旦封村,就難以投放了。果然,沒過幾天我地也已相繼封村、封小區,物業給發了票,兩天每家只許一人出去一次購物。有同修感歎說,出去講真相、發資料就更不容易了,出不去啊!

可是,只要我們有救人的心,師尊都會給我們做安排。我和丈夫雖然初二就開始上班,開始還覺的是干擾,直到我倆各自的單位都發了縣政府統一印製的小區通行證(只有幾個抗擊疫情相關單位才有),我們才知道一切都不是偶然的,修煉人遇到的壞事兒好事兒真的都是好事兒啊!這樣我們就可以隨時出入小區,不受限制了。

一天我想,去鄉下發資料的同時,應該帶一些與疫情有關的粘貼,貼在鄉下路邊的電線桿、路燈桿上,或其它比較醒目的地方,老百姓一定很願意看的。結果呢,當天上明慧就看到了新發表出來的真相粘貼。很感動,也感覺很溫暖,全世界大法弟子的心都是連在一起的,我們都在共同為眾生如何能夠得救而盡心盡力。

一次在從鄉下回來的路上,我和丈夫說:「應該再有一份真相資料,重點是與此次疫情相關的文章,再配合《明白》特刊,兩份合裝在一個自封袋內,對不明真相的世人來說就很全面,既有法輪大法基本真相,又有疫情中如何保命的良方,那就太完美了。」結果回家打開明慧網,立即看到了新發表的《天地蒼生》特刊,裏面的內容和我想像的基本一致。丈夫風趣的說:「看來你和明慧網真是心有靈犀了!」

當然,我們和世界各地的同修們好像遠隔千山萬水,但在天上我們可都是「同心來世間 得法已在先」[1]。

因為有一些同事、同學,以前怎麼給他們講真相都不太相信,可是在當前這異常兇猛的疫情面前,以前不太信的同事也主動來詢問了,還有個同學打電話很隱晦的說:「當前的事情,你們是不是早有預感啊?」因電話裏不太便於明說,我準備有機會親自去她家,並把救命的護身符送給她。我手裏還有一些以前的護身符,但我想:要是能有新款護身符,上面明確寫著疫情中如何保平安的就更好了。結果又是在當天的明慧網上,就發表了新的護身符。這次我的眼睛不再是濕潤,而是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流個不停,一股股暖流通透全身:「師父啊,雖然我們身在大陸這樣惡劣的環境,但是我們並不孤單,全世界大法弟子的心真的都是連在一起的!」

在這裏發自內心的說一聲:「謝謝寫文章和編輯真相資料的全體同修,你們真的辛苦了!我們想到的你們做到了,我們沒想到的你們也做到了!」

疫情還在擴散,眾多的生命還在危險之中。師尊還在用巨大的承受為我們延續著時間,我們是大法弟子,是助師正法的法徒,是神的使者,我們是這一方眾生得救的唯一希望!我們沒有理由懈怠,讓我們攜起手來,把創世主的慈悲甘露撒遍天地人間!

謝謝師尊!
謝謝同修!

註﹕
[1] 李洪志師父詩詞:《洪吟》〈了願〉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