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求救信》講述的是,二零一二年,一位美國婦女在中國製造的萬聖節裝飾品中發現了一封來自中國勞教所的信,她把這封信給了媒體,引起世界轟動。幾年後這封信的主人站出來,揭開了這封信背後發生的驚心動魄的故事。
揭開馬三家勞教所對法輪功學員的酷刑迫害
該片導演是曾獲皮博迪獎的華裔導演李雲翔。故事主角孫毅,因為對法輪功「真善忍」的信仰被中國遼寧省瀋陽馬三家勞教所關押了兩年半。按照他自己籠統的計算,有兩年時間他是從一種酷刑、到另一種酷刑、再到不同酷刑的組合。期間他把大約二十封求救信藏在奴勞產品中,終於有一封隨著萬聖節裝飾品漂洋過海來到美國,一名俄勒岡州女子發現了它並在二零一二年十月將求救信曝光。
圖1:孫毅手拿他塞到萬聖節裝飾包裝盒中的求救信(劇組提供) |
事件引發國際社會聚焦,加拿大導演李雲翔花了幾年時間終於聯繫上身在中國的孫毅,二人藉著網絡,完成了從最初的溝通到整部電影製作的全過程。
《求救信》導演李雲翔(Leon Lee)表示:「孫毅本人不是搞電影的,且對拍攝也基本上沒有了解。經過我們一段時間的網上培訓,更主要的是他本人有這個意願、強烈的願望要把這個故事講出來,所以最終能夠把這個影片做出來。」雖然學會了拍攝,但片子製作仍然舉步維艱,因為孫毅仍處於中國當局的嚴密監控下,不過他又一次創造奇蹟,不僅親身用鏡頭記錄了那段歲月,還採訪到曾在馬三家關押過的人、甚至是勞教人員。片中還原馬三家勞教所場景的動畫,是以孫毅的手繪插圖為藍本製作而成。
圖2:「皮博迪」獎獲獎導演李雲翔(左)在《求救信》放映後答觀眾問題 |
除了題材敏感、製作過程跌宕起伏,劇情本身的發展也超出了導演的預期。原本故事的結局因為孫毅的突然變故,而讓李雲翔在已經製作完成的情況下更改了最後一幕。
圖3:紀錄片《求救信》在第41屆「紐約亞裔國際電影節」上放映 |
觀眾:感動到說不出話來
「我感動到說不出話來,真的,我已經說不出話了。太驚人了,異乎尋常的驚人!它讓我嘆為觀止,我在這裏的每一分鐘都沒有浪費。這不是一部影片,不只是一部真實的影片,而是一個真實的人,他就在那裏,我流淚了。他教育了我,不止是一件事,而是很多。」
《求救信》改變了觀眾葛西娜﹒阿爾斯法方(Ghina Al-Shdaifat):「他改變了我的生活,改變了我看到世界的方式,我對待他人的方式,就像影片中的女主人公茱莉所說的那樣,我不能再以自我為中心了。我意識到,一封真相信能起到這麼大的作用,大到能夠改變這個世界,這也鼓勵我去做更多。我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中,我們應該團結一起,為正義而奮鬥。」
圖4:觀眾Ghina Al-Shdaifat說這部電影改變了她的生活 |
觀眾西亞倫﹒哈藍(Ciaran Harand)說:「可以說這部片給了我人生啟發,讓我從這裏走出去後,立刻就去做點甚麼。我是個電影製作人,我原本想要做故事片,今天這部片子讓我想要做紀錄片,去揭示出那些沒有被報導和不為人知的卻真正與人攸關的問題。」
圖5:電影製片人Ciaran Harand接受採訪 |
觀眾亞歷山﹒德拉克里賓(Alexandra Cribbin)表示:「我希望美國政府能立法促使中共停止迫害。」
圖6:觀眾Alexandra Cribbin表示希望美國政府立法促使中共停止迫害 |
九十一歲華裔老人:「全世界都應該來看」
陳健老先生說:「太讓人感動了,那麼好的一個人,那麼堅強,太可惜了。我今年九十一歲,我對共產黨從它的產生、發展到現在都知道,我感同身受,它對中國的破壞太嚴重了,中國老百姓太苦了。我有信心在我有生之年看到它倒台。這個電影應該讓全世界都來看啊。」
觀眾愛德華﹒陳(Edward Chen)很激動:「我特別感動,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樣的事情。原來在國內當老師,並不了解法輪功,哪想到在他們身上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我感到震撼,不可思議,這是不應該的,需要改變。法輪功的修煉者是最堅強的人,他們是中華民族的楷模。」
原紐約市立大學教授王思漢懇切地說:「這個電影不是那些宣傳或者說教,而是有很多細節,貼切的事情,讓人真的走入他的生活看這場迫害,不是電影,是真事。雖然只是他個人的事情,但足以揭露中共的殘酷。我建議,這部電影應該到法拉盛去放映,讓那裏的中國同胞都好好看一下。」
「紅色的恐怖無所不在。除了在監獄裏那種具體的恐怖、在馬三家勞教所裏面,在外面又是一個更加無形的網,無所不在的恐怖。」
圖7:原紐約市立大學教授王思漢希望中國同胞都看這部電影 |
觀眾克洛伊﹒黃(Chloe Huang)說:「我非常喜歡這部片子,很感人。我沒想到片中的場景是現實中發生的事情。」
圖8:觀眾克洛伊﹒黃表示電影很感人 |
《求救信》九月初將在美國院線上映。四月底在北美最大紀錄片影展Hot Docs電影節上舉辦了全球首映,並從二百四十七部作品中脫穎而出,成為觀眾票選的「觀眾最喜愛20部影片」之一。目前該片已收到了多個著名影展的邀請。
English Version: http://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18/7/31/171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