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費一兵一卒 解決了盜賊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五年十一月十二日】西漢時,宣帝即位後不久,渤海附近的郡發生飢荒,盜賊四起,俸祿高達兩千石的官員也不能制止。皇帝要選拔能治理的人。丞相、御史都推薦龔遂。龔遂就擔任了渤海太守,此時,他已七十多歲。皇帝召見他,見他樣貌瘦小,心內輕視他。誰知龔遂卻不費一兵一卒,解決了盜賊。

當時,龔遂到了渤海境內,郡裏聽說新太守來了,派士兵迎接。龔遂把前來迎接的士兵都遣返了。龔遂下發文書,命令轄區內的縣把捕盜的小吏都撤掉,宣布凡是手持鋤頭、農具的都是良民,小吏不得盤問,持兵器的才是盜賊。龔遂乘坐一匹馬拉的車,獨自行至官府,郡中安靜,盜賊都銷聲匿跡了。渤海有很多搶劫的強盜,聽到龔遂說拿鋤頭的是良民,就馬上解散了,扔下兵器、弓箭,拿起鋤頭。盜賊於是都被平定了,百姓安居樂業。龔遂就開倉賑濟貧民,選用良吏。

龔遂見到當地風俗奢侈,不愛耕田勞作,就親身用節儉言傳身教,勸百姓種田養桑,讓百姓人人種一棵榆樹,五十棵蔥、一畦韭菜,每家養兩隻母豬、五隻雞。郡中的百姓就都有積蓄了,小吏、平民都得到了富裕、實惠。訴訟也消失了。

法律的強制只能治表不治本,只有善德才能感化、改變人心。

(《漢書 卷八十九循吏傳第五十九》)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