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為法來 難以報師恩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四年十月二十六日】我是九七年開始修煉法輪大法的老弟子,十七年的修煉歷程,師父將我的身心洗了又洗,淨了又淨,使一個業力滿身,體弱多病的我,在亂世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名真正的大法徒。

現在,我每天穿行於大街小巷講真相,講述大法的美好,勸退一個又一個,看到眾生明真相後,那份感激、那份真誠,讓我想起一句話:生生為法生,難以報師恩。

修大法 獲新生

從記事起我就沒有一天舒服過,三天兩頭的吃藥打針,身體瘦得簡直一陣風就能颳倒,臉色是又黑又黃。三十幾歲時,經常有人叫我大娘,有時年齡挺大的也叫我大娘,每聽到這些,我身上像是被人潑了一盆涼水,一直涼透了心,自認為老天不公,自信心就更無從有了,整天是無精打采的混日子,那時我覺得人活著毫無意義。

一九九七年正月,我到一同修家串門,他們知道我身體不好,倆口子向我介紹法輪功,說祛病健身有奇效,並拿出老師的法像讓我看,當時我就覺得前額動了一下,同修給了我一本《轉法輪》,我就迫不及待的將《轉法輪》請回家,開始學法,後來我又和同修一起到煉功點學法煉功,大法的法理,讓我明白了人活在世上的真正目地。

身體一天比一天好起來,我堅定了修大法的決心,同年九月的一天,師父為我消了一次大業,高燒將近四十度,燒得我迷迷糊糊的,丈夫嚇壞了,讓我吃藥、去打針我沒有去,我想起了師父講的:「有的人會感到全身發冷,像得了重感冒一樣,可能骨頭都得疼。」[1]此時的我真的是渾身沒有不疼的地方,但我堅信這是師父在給我消業,我堅信師父堅信法,一片藥沒吃燒就退了,身子也不痛了,一切恢復正常。丈夫興奮的自語:前兩天,我感冒發燒花了五、六百元錢才治好,她這麼嚴重幾小時就好了真是不可思議。

自那以後,我真是走路生風,無病一身輕,有時背五十斤米上四樓一點不累,黑黃的皮膚不見了,真的像師父講的那樣:「白裏透紅」[1]皺紋少了、人也年輕了,如今年過半百卻沒人叫我大娘了,師父說:「放下常人心 得法即是神 跳出三界外 登天乘佛身」[2]。

還一命

二零零六年六月十一日那天,我從同修家回來的路上,有一輛電三輪車,突然將我掛倒,沒等我反應過來又一輛摩托車將我撞上,當時我就不省人事,被送進了醫院。

過後家人告訴我,說我當時七竅流血,送醫院搶救做了開顱大手術,正趕上北京專家在我地醫院,給我做了手術,那位專家術後對我家人說:生還的希望不大,最好的結果落個偏癱。還說我得半個月後才能醒過來。

第九天我就醒過來了,在此期間同修也一直為我發正念。第十天,我大腦特別清醒,一下想起師父的詩句:「法徒經魔難 重壓志不移 師徒不講情 佛恩化天地 弟子正念足 師有回天力」[3]。雖然我不能動,但天天堅持背法,住院住了二十三天,出院那天丈夫扶著我去做CT,往那一躺我就想:「沒事,一切正常。」結果真的一切正常,醫院的醫生都覺得不可思議。

出院當天我就開始煉功,儘管右手舉不起來,我也努力去做,回家不到十天,一切都正常了,右手會拿東西了,而且我總覺得師父從新給我換了大腦,過去學法費力,記憶力非常不好,此後回到家,反而思路清晰、學法入心,背法也快,家人都感到大法的神奇,也非常認同大法。

對於肇事方賠償問題,我和家人商量,希望家人能夠善解,家人同意我的意見,經雙方協調,共賠償我四萬元,住院費花去三萬元,肇事方說還差一萬元我馬上送來,我和家人商量不要了,自己又沒有留後遺症,如果不是師父保護,這個家現在還不一定何等淒慘呢,家人聽後表示贊同,可肇事方執意又給了兩千五百元。兒子收到後又給了對方五百元,剩下兩千元給了我,過後我背著家人將那兩千元又送還給了肇事者,一家人感動的直說謝謝!我告訴他們這一切都是我師父教的,要謝就謝我師父吧,感謝師父為弟子承受了痛苦。

「一人煉功全家受益」[4]

自從我修大法後,我家人也同化大法,並受益良多。一次父子三人開車回老家,半路車翻到一個山溝裏,樹都撞倒了,人和車卻絲毫未損。

另一件事,那一年底家裏車被偷,我知道後勸家人不要著急,憑著對師對法的正信發正念,第二天車子就在一個山邊找了回來。

一天下午丈夫肚子疼的翻身打滾,到醫院一檢查說是腸梗阻需要手術,可過了一陣又不疼了,因丈夫不願在醫院住著就回家了,可半夜丈夫又開始疼,疼的汗直流,有氣無力,我就給丈夫揉肚子,並對著他的五臟六腑,每一個細胞發正念,告訴它們一起念「法輪大法好,真善忍好」 並告訴丈夫也一齊念,不一會兒丈夫說要上廁所,多少天都沒有解下大便的丈夫卻順利解了,並且都是硬塊,計劃手術的病不到二十分鐘排下去了,丈夫連聲說神奇,一家人也親眼見證了大法神奇。

十幾年來家人受益的事太多了,不能一一列舉,縱有千言萬語也難表述對恩師的感激!

註﹕
[1] 李洪志師父著作:《轉法輪》
[2] 李洪志師父詩詞:《洪吟》〈廣度眾生〉
[3] 李洪志師父詩詞:《洪吟二》〈師徒恩〉
[4] 李洪志師父著作:《澳大利亞法會講法》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