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文化:感悟漢字中的韻味(下)


【明慧網二零一二年十月三十一日】(接上文

「勤」

勤從力,堇聲,本義作「勞」解(《說文解字》),乃耐辛苦以奮全力任事之意,故從力。又以堇為黏土,其質耐旱耐寒,利於播種百谷,勤取能耐之意,故從堇聲。其義有:勞動不怠曰勤,如「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傳》);苦曰勤,如「或問民所勤」(《法言﹒先知》);助曰勤,如「秦人勤我矣」(《國語﹒晉》);勞曰勤,如「無勤民於遠」(《國語﹒周》);盡力多做,不斷地做,如「文王既勤止」(《詩經》);勤懇,盡心盡力任事,如「勤且艱若此」(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勤,需要出力,只有多出力,能盡力,才構成了勤。因此無論學習、工作、生活,都要勤於付出,才能事有所成,否則可能碌碌無為,一事無成。諺語云:「一勤天下無難事」,勤還需要堅毅的耐性。能夠持之以恆,堅定不移,克服困難,才能風雨過後見彩虹,才能不斷地上進。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縱觀歷史,孔子探求學問孜孜不倦,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被後人尊為萬世師表;書聖王羲之,勤於學書,在溪中洗筆,溪水盡黑,才使技藝達到了爐火純青;明朝的李時珍,勤奮三十年,幾乎讀遍所有醫書,摘錄筆記書稿幾大箱,更是不辭勞苦,跋山涉水於大自然中,實際考察,才編寫成醫學巨著《本草綱目》。「勤」字所詮釋的是「天行健以自強不息」的精神,這種來自內心源源不斷的生命力量,無堅不摧,如繩勤於鋸則木斷,水勤於滴則石穿。《中庸》云:「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只有勤才能有所成就,這也是「天道酬勤」的道理。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人們常感歎時光流逝是如此的迅捷。時過境遷,如果因為自己沒有盡到心力,失於耐性,未能勤字當先,以致留下諸多遺憾,這就應了古人的箴言:「不勤於始,將悔於終。」所以邵雍勸勉世人說:「一日之計在於晨,一歲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老子告誡人們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春」

春從草,從日,屯聲。《說文解字》中對春字的定義為:「春,推也。」意思是陽氣開始生發了,於是推動萬物萌發。屯有萬物盈而始生之意,萬物至春而萌生,故春從屯聲。其義有:四時之一,自立春至立夏間之時日為春,如「春省耕而補不足」(《孟子•梁惠王》);春秋,春季與秋季,如「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禮記•學記》);生,春時生,如「江南楊柳春,日暖地無塵」(張籍《江南春詩》);春時的,如「江曠春潮白,山長曉岫青」(王勃《早春野望詩》)。

春下面的這個「日」,代表陽氣。那麼,這個「日」的位置會使人感到奇怪,太陽都是高高懸掛在草之上的,怎麼在這裏太陽跑到草的底下去了呢?人們都知道天為陽,地為陰,雖然底下的地為陰,但陰中也是有陽氣存在的,當春天陽氣起來的時候,地下的陽氣就要靠天的陽氣把它一點點地往外帶動,也就是喚醒的意思。所以太陽跑到底下的意思在於喚醒地下的陽氣,草木就開始在春天這個季節裏生長發芽。因此「喚醒」是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希望喚醒生命能夠逐漸地甦醒過來,慢慢地生發,並一點點地活躍起來。春,是生命的開始。

春天有涵容萬物的雅量。春天在歷經歲月的苦寒之後,無私地孕育生命,對萬物的養育可謂無微不至、極盡呵護,給予無限恩惠。渴了就潤澤它雨露,冷了就溫暖它燦爛的陽光,餓了就用大地源源不斷的養分滋養它、哺育它。春天是每棵草、每粒種子都能萌發舒展的季節。當春天到來的時候,百卉芬芳、大地復甦、生機勃勃,春是萬物生命與活力的源泉。

春蘊含著無限生機,春就是繁榮昌盛之意。春字的意義來自古人對天地自然的觀察認識,其意義的引發都以「春生萬物」為中心而展開,儒家的仁與道家的慈都來自春生之義,所以中國傳統文化主脈是秉承春的精神的。古語云:「天地之大德曰生」,中國傳統文化講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天人合一的文化。這些都與春主生的意義密不可分。春與仁的聯繫也是如此。春主生,仁也無非生。傳統文化都是以生為本旨的,認為生(創造生命)就是仁,是善,天地聖人都要順天地順陽之道而施仁,仁者愛人,博愛萬物,所到之處無不普施恩惠,「明道救時」,「止於至善」。《詩經•旱麓》中描寫萬物生機勃勃的樣子說:「鳶飛戾天,魚躍於淵」,使人感到萬象更新、生生不息的力量,因此無論文學藝術或其他藝術,都強調表現天地萬物的「生機」和「生意」,歌頌天地一體和諧之美和上天好生之德。

「仁」

仁從人 ,從二,仁是二人合而為一,乃親如一體也。按「二」者有兩者相容的仁厚之像,即厚以待人,故能親,二人能相容相合,故有視人如己之意。又「二」像上為天下為地,蓋仁者天地生物之心,仁者親,人者仁。其義有:至大至善之道德曰仁,如「仁者無敵」(《孟子》);同情愛護曰仁,如「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禮記•中庸》);有德者之稱 ,如「予嘗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陽樓記》);完美的道德,如 「親而不可不廣者,仁也」(《莊子•在宥》)。

「仁」在中國古代是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仁是道的一種,其核心指人與人的一種親善關係。孔子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倡導仁義禮智信。孔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剋己復禮為仁」。孟子發揮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義聯繫起來,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惻隱之心」,仁愛之心;其「義」,指正路,「義,人之正路也」。自孔子以來的歷代思想家、教育家解釋「仁」字,都強調「仁者愛人」、「天下歸仁」,如北宋的張載說:「乾稱父,坤稱母」、「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提出以天地為父母,要「體天地而仁民愛物」。

從「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出發,中國傳統文化講究仁愛精神,要求人們替他人著想,幫助他人,珍愛生命,與天地萬物和諧共處。儒家的內聖外王之道,提出仁者能渾然與天地萬物為一體,內具聖人之德,外行王者之道。《易傳》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天行健」與「地勢坤」均為天地之道,天地之道的根本精神在於「無私」。君子為人之典範,應效法、順應天地之道,自強不息地盡自己的責任,胸懷像大地一樣寬廣,德行像大地一樣深厚,所以能滋長萬物,承載萬物,包容萬物,使萬物都能夠欣欣向榮。道家講的「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佛家講的「佛法無邊,普度眾生」等也都是仁愛精神的體現。

中國的漢字,古老而精深,歷久而彌新,是一座見證中華古文明,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豐碑。漢字乃文之載體,文者,道之顯也,文以載道,文以明道;漢字有神聖的歷史使命,是中華民族的古聖先賢留與後人參悟大道的指引,喚醒生命本性,了悟人生真諦。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2/10/31/神傳文化-感悟漢字中的韻味(下)-264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