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悟「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二年十月二十二日】上個星期在學法點上有個同修指責其他同修,我的心隨著她的語言在翻騰,回來後反思自己的心為甚麼會隨著外界的環境而動?為甚麼就不能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呢?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過去我對這句話一直停留在一種感官反應的認識上,覺的怎麼可能對眼前發生的、耳朵聽到的不產生任何反應呢!也就沒想自己有一天能達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境界。

今天思想中反映出這句話,就是提醒我應該對這句話理悟一下。開始思考的時候還覺的很難:面對眼前發生的情景,怎麼可能像沒有看到一樣呢?面對周圍環境中的語言、音樂怎麼可能會像沒聽到一樣呢?但是真的放下人心,站在修煉人的角度用法來衡量的時候,發現情況不同了:為甚麼看到一些景象會動心呢?動的是甚麼心呢?為甚麼會動這個心呢?這不是放不下的執著造成的心動嗎!

當看到穿著、長相漂亮的人從眼前走過,心念會被帶動;當看到行人闖紅燈亂行,心念會被帶動;當看到兩人吵架,罵的很難聽,心念會被帶動;當看到世人對大法弟子講真相不接受還惡言惡語時,就想:這人真難度;……看到甚麼都會產生一定的想法,有時還會想法連連,延伸很遠,這樣的心怎麼可能做到「不見」呢?

再看看這個「聽」:當聽到悅耳的音樂,心念會被帶動;當聽到女孩粗口說話,心念會被帶動;當聽到人們說中國經濟要崩潰了,就想我的工作怎麼辦;當聽到同修說話做事不在法上,就會想:修煉這麼多年了,怎麼還這個樣子!……聽到甚麼都會思考一下,有時還浮想聯翩,這樣的心怎麼可能做到「不聞」呢?任何外在的信息都能觸動自己的心,甚至被帶動著胡思亂想一番,這不是修煉人的狀態。

要想達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首先就要把那些能波動的心去掉,只有去掉這些執著後,再看到、聽到甚麼的時候才不會再被帶動。這個場景、這個聲音過去後,在「心」裏沒有留下任何痕跡,自然也就做到了「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妻子同修提醒我說,師父講過:「我們真正看東西,看一個人,看一個物體存在的形式,是在人的大腦上成象。也就是通過人的眼睛去看,再通過視神經傳導到大腦的後半部份的松果體上,在這一區域中使它反映出圖象來。這就是說真正的反映圖象看東西,是我們大腦松果體這一部份,現代醫學上也認識到這一點。」〔1〕當沒有動念的時候,圖象僅停留在眼睛上,視神經沒有進行傳輸,真的就是沒有看到,而不是看到了不動心。

再學《轉法輪》,認識到只要心裏有執著,無論看到甚麼,聽到甚麼,都會使自己浮想聯翩,胡思亂想,想入非非,也就不可能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了。如果心不正還會出現自心生魔,從而毀了自己。

最後讓我們一同溫習師父《洪吟》〈道中〉這篇經文:
心不在焉 與世無爭
視而不見 不迷不惑
聽而不聞 難亂其心
食而不味 口斷執著
做而不求 常居道中
靜而不思 玄妙可見

註﹕
〔1〕李洪志師父的著作:《轉法輪》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