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人神一念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二年一月十一日】下面是我們學法用法的點滴體悟,寫出來與同修切磋不當之處請同修補充圓容。

一天,同修甲說:「我們天天捧著《轉法輪》,可就不會用,當我們看到邪惡來時,可以說轉法輪。」同修乙聽了渾身不舒服,但沒吱聲,心裏不贊成。丙聽了之後,說:「就師父能轉法輪,咱哪能轉法輪?」乙知道:聽了不舒服的、不同意的思想物質肯定不是自己,人這面理解不了,不能一目了然,就證明有間隔阻擋本性的一面。因為本性的一面是明白的。師父在《大法弟子必須學法》中說:「你們那個本質的生命比我說的還清楚」。其實法中講到了「煉法輪」,師父在《大圓滿法》〈三、動作機理〉中告訴我們:「第四套功法叫作法輪周天法。我們叫了佛家和道家的兩個名詞,主要是叫大家明白。過去我們叫轉大法輪。」乙自己還經常念煉宇宙、煉法輪,為甚麼同修甲說了,乙丙同修都認為只有師父在轉法輪,而說我們也在轉法輪,就不同意,不舒服呢?我們煉第三套功法時,不也推動法輪四次嗎?

一天,同修讀到師父在《大法堅不可摧》中的一段話:「作為大法弟子,你的一切就是大法所構成的,是最正的,只能去糾正一切不正的」。甲不理解。乙說:「修成的是最正的,沒修成的,還得修。」丙說:「我理解她們為甚麼理解不了師父的這段法,因為還有不好的思想呢,怎麼能是最正的?」同修說:「我們只有去理解透,師父為甚麼這麼說,然後照著去做,怎麼會有這麼多的說法呢?」我們還是從師父的法中去找答案,然後這句法就理解了。再去用,法的威力就顯現出來了。同修應該把心用在理解透師父的法上,別用在議論念法的同修身上就好了。

師父在《加拿大法會講法》中告訴我們:「可是那個本源上的你,那才真正的是你。因為你的念頭、你的思想、你想要幹甚麼的動機發源地就在那兒,那才是真正的你。而表現在常人中的這個語言、思維形式,只不過是一層層的傳導到這來了,它經過了不同層次的,不同層次不同境界的觀念加在裏邊,最後到人這兒表現出來的語言、思維、行為。」「那最微觀上才是真正的你,我是從最微觀上開始改變著你。」(《加拿大法會講法》)

師父講過:「人神一念哪。」(《二零一零年紐約法會講法》)「今天賦予大法弟子的是神的狀態,你要走向神的狀態。」(《各地講法三》〈大紐約地區法會講法〉)

通過學師父的這些法,使我們明白,我們的本源,師父已給改變了,是最正的,不好的思想(有些是後天形成的,有些是舊勢力安排的,有些是沒正完法的負的生命反映到我們這的),這都不是我們,其實這些同修都明白,只是說我們真的是最正的,人的這面還不十分確切、透徹。為甚麼人這面不透?其實同修說:「向內找,找到真正的自己,是根子。」」」

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同修證實法的一些體會吧。一同修表面上看她父母確實不對,她腦子可能翻江倒海指責他們,她覺得不對,就發正念,不看人家不好處,不計他人之過,不氣、不看,不氣不看……,三天解體不了,因為沒從根本上扭轉觀念。第四天,她正念十足,看見法輪一下切斷了那源源不斷而來的壞思想,唰一下全滅了,半年了,再也沒想過她父母不好。因為沒有那個物質了,還「想」甚麼?

一天,同修發正念時,看到一堵牆,細看像人組成的,牆發出「大法弟子不是最正的」的意念。同修背了一遍師父的有關講法:「作為舊宇宙的生命,包括一切生命因素,在正法這件事情上、在我的選擇中,所有的生命都來按照我所選擇的來圓容它,把你們最好的辦法拿出來,不是為改動我要的,而是按照我說的去圓容它,這就是宇宙中生命最大的善念。」(《二零零三年元宵節講法》)接著說:李洪志師父說大法弟子的一切就是大法所構成的,是最正的。所有走向新宇宙的生命也必須這麼說,這麼想,滅。沒了。

關於人神一念,還有一個體會。

從法中知道,大覺者是呆在「那個沒有空間、沒有時間概念的單元世界」(《轉法輪》)裏。這些法以前也知道,只是一段時間再次讀到,想起師父的這些法。不再執著時間,彷彿腦中真的沒有時間、空間的概念,並且很多人心、執著也隨之去了。做不到時,是人心在阻擋。解體不好的物質,直到做到同化法。明法理就不會迷惑,我覺得甚麼是悟,就是信、誠心誠意的照著師父的法去做。

有同修人的這面說:我不會悟,不會用,我學法少,沒文化,沒時間,他不好,不行,我不行……這些思想都是舊勢力安排的,觀念業力在控制你說。何必呢?不如就說:我就是大法所構成的,是最正的。「宇宙的特性直接就在你身體上反映出來,直接和你身體溝通起來。」(《轉法輪》)是不是不用向內找了呢?當然要找,表面各層不符合法的東西都要去掉,使自己從微觀到洪觀都完全同化大法。

只是在這一句法上有所體會,所以就談到這一點。另外,零六年《明慧週刊》登過一篇體會《靜心學法》,同修談學法時有思想干擾,發正念解體了。有干擾,又解體了,又干擾,解體不了,請師尊加持,這時一個聲音告訴她:不是你有顯示心,是顯示心又來了。噢,我明白了,我是真善忍構成的生命,發正念瞬間解體了。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