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難關 完成使命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一年四月十二日】大法弟子講真相勸三退救眾生的使命,已經使眾多的眾生得救了。但是在取得成就的同時,也相應的發現了一些不足。就目前我觀察而言,我們地區的下崗階層,拉神牛的、做個體買賣的、出租司機、各個服務行業等接觸人面較廣的眾生得救的較多,而機關公務員、教師行業、特別是中、大專學校的學生相比之下得救的機會較少,很多天真活潑的學生成了落下的一塊死角。如果我們再不共同來想辦法救度他們,恐怕他們將來會被可憐的淘汰。

我是一名在教育系統工作的大法弟子,接觸他們的機會多一些,雖然自己做了一些,但遠遠不夠,特別是面對廣大的學生群體,更感到責任盡的太少,相比之下,覺得有一定難度。所以我想在這一方面和同修特別是在這些階層和行業工作的同修們切磋一下,我們怎麼樣互相配合、共同努力,大家用心突破這個難關,使這部份眾生有更多得救的機會。

首先對於機關公務員,因為身在邪黨機關工作,有的自以為拿著穩定的工資收入,有的利用手中的權力得到了富裕的生活條件,有的受邪黨多年的灌輸和教育觀念很強,再加上所處的工作環境,相比之下,悟性上不來,救度的難度要大些。這就要求我們共同來想想辦法,比如身為機關工作的大法弟子應該更多的利用好自己的便利條件,利用與他們認識的機緣來勸三退。其他大法弟子也多關注和通過各種渠道來結識他們,把真相傳給他們。再有,這個階層的人員多數家住在高檔小區,大家可以理智的多把大法真相資料、三退的理由、已經退黨的人數、方法,粘貼在各公園、廣告欄等公共場所,讓他們都能看到真相資料。跟他們講真相最好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和理解程度來講,抓住他們執著的觀念打開他們的心結,從揭露邪黨的邪惡本質入手,(最好讓他們看看《九評》),啟發他們把「愛黨」和「愛國」兩個概念區分清,讓他們真正明白為甚麼三退保平安不是「搞政治」。或從現在的異象叢生及天災人禍入手,破除無神論,從而讓他們明白真相。

對於教師和教育工作者,這是一個相對來講的文化階層,對他們講真相也是我們特別是教育系統工作的大法弟子們應該重視和突破的。講時也最好從他們的實際情況和理解程度來講,比如,有時間有條件的話,可從歷史中的神傳文化、古代預言及儒、釋、道交相輝映的華夏文明做切入點來啟悟他們破除「無神論」,認清邪黨的邪惡本質,明辨是非。這部份的人中有些是遭受過邪黨迫害的,還有些高校的教師曾參加過「六四」學生民主運動,所以有些人對邪黨的邪惡本質認識是較清的,所以可以針對他們各自的生活經歷和文化積累來講。也可寄真相信選一些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對待大法的兩種不同態度所見證的因果報應及自焚偽案中劉思影的死亡真相作為例證,啟發他們明辨善惡。對於大法弟子孩子的老師,如果有條件最好也不要錯過救度他們的機會。

對於學生講真相,是當前普遍認為的難點。一是學生數量較多,還有未成年的初中生,他們既有單純的一面,同時又容易輕信和受騙,在學校裏他們直接接受邪黨的宣傳毒害,而年齡大一點的學生在學校裏曾直接接受過中學課本中污衊大法的謊言,有些未成年的學生還缺乏成熟的判斷能力,再加上實證科學的教育,所以他們往往認為這是迷信。有的家長還怕影響孩子的前途左右孩子接受真相。所以救孩子是我們大法弟子特別是教育系統的大法弟子們必須面對的難題和應該突破的難關。這就要求我們共同負起責任來,理智的用智慧來面對這個環境和這種情況講真相勸三退,想辦法救救孩子!

身為教師的大法弟子,應該利用好這個身份和便利條件,向自己的學生講真相勸三退。我們做的時候儘量根據孩子們的心理特點、文化程度及理解能力,如用中學生學的《盤古開天地》、《扁鵲見蔡桓公》、《西遊記》等課文來啟發學生破除無神論,再大一些的可從古代預言及儒、釋、道傳統文化入手讓他們認識邪黨反天、反地、迫害中國人的本質。明慧網發表的《明慧週報》(晨光煦語),雙月刊《慧聲》、《晨熙》是專門針對青少年學生的真相資料。在街上講真相時,在各個環境中,也要多注意一下他們,多給他們了解真相得救的機會。

突破難關,首先我們自己必須學好法,向內修放下人心,突破怕身處的環境影響自己的私心,發揮大法的威力,抱著一顆慈悲的心態來救度他們。對學生的講真相遍地開花,針對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時機和不同的辦法來救度他們。同時又要清醒的面對這個修煉環境,一邊儘快的努力開墾,一邊理智的珍惜已開創出的環境。在做的過程中,注意打消他們的顧慮心,盡可能為他們保密,處處為他們著想。用心去做,不要做得太膚淺,講時最好講清楚為甚麼三退的原因。如果大家共同努力來做,讓我們的正念和責任來主宰自己,用一顆慈悲的心來救度他們,運用好大法賦予我們的一切智慧和能力,我想無論面對甚麼樣的環境,面對甚麼複雜的情況,最終都能突破難關,完成好我們的使命!

最後,想一想我們當初下來助師正法救度眾生的誓願,再想一想我們未盡的責任和那些未能得救的可憐眾生,只要我們都努力去做,那麼這些「死角」就將成為我們用慈悲之心共同澆灌出的生命新生的芳草地!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