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問題與原因
我覺得我們目前所面對的最大問題是救人的效率低,救度的人數太少,而造成這種結果很大的一部份原因我們目前的做事方法以及彼此的不配合所造成的。在一些很重要的救人項目實施之前,由於過多的堅持自己的意見和觀點,我們很難就某一項目迅速達成共識並進入決策實施;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由於過多強調個人的條件和因素,使很多極需人手的項目因沒有足夠的人員支持而陷入困難。有些時候,由於我們過份堅持自己的想法,導致一些重要的救人項目根本啟動不起來,或最後無法完成。
這真的很令人難過。那麼多的眾生在等待得救,那麼多救人的事情需要去做,可我們卻因為力量彙集不起來而無法完成。師父與眾神在著急,焦慮等待救度的眾生在難過……。
怎樣才能最有效的救人?
師父給我們的答案是:「那麼從現在開始,我告訴大家,各個項目的主要負責人、第一負責人,他就是那個項目的代表。包括各地佛學會的第一負責人,他就是這件事情的代表。對他所做的、對他所要求的事情、對他所做的決定,無條件的執行,(熱烈鼓掌)從現在開始。」(《再精進》)
我覺得師父說的「無條件的執行」對我們目前的救人項目極其重要。對於之所以要「無條件的執行」,我是這樣理解的:從做項目和做事的角度來說,為了達到某個共同目標,即使是常人團體或公司,也需要一個最後拍板的人,然後大家放下爭執,全力以赴,無條件支持。對於我們修煉的人來說,為了達到最大的救人效果,就更需要每一個參與的同修全力以赴,無條件支持。從修煉的角度說,我們跟師父修煉大法,就是要修成「無私無我,先他後我的正覺」。我覺得,如果我們在「無條件的執行」這個問題上如果感覺做不到,放不下和難割捨,很多因素很可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例如,「我的驕傲」,「我的自尊心」,「我的觀點」,「我的主意」,「我的角度」,「我的困難」,「我的心意」,還是「我的喜好」以及其他數不清的「我」。如果能真正放下自己,我想「無條件的執行」應該是不難的。另外,從使命的角度說,我們都是立了神聖救人誓約的人,是「當初用神的生命做保證」(《致歐洲法會》)才來到人間實踐自己救人使命的。我們當初為了救人的願望,連神的生命都願意放棄。如今,卻因為不屬於自己的執著而對本該履行的使命和誓約打折扣,那對自己和對眾生都是件非常難過的事情。
至於說我們無條件的支持對項目負責的同修,是否就意味著我們修的低的問題,師父的答案是否定的。師父二零零九年《在大紀元會議上講法》中說:「大法弟子每個人在正規管理上就會有一個分工。分工不等於修煉層次高低,不是說誰當了編輯了、誰當了記者了、或者是誰做一般性工作了,誰就修的高了、誰就修的差了,沒有這種對比。大家知道,過去在修煉界,往往都是最辛苦、最低下的那個才修的最好,工作分工它是工作的不同,它與修煉不成正比,不是一樣的。修煉是修人心的,在各個環境中、各個階層都能修煉,但是,不是說哪個社會階層能修的高、哪個階層修的不高,沒有這個說法。修是指心性境界與大法弟子對救度眾生的責任與態度。」
長期堅守第一線的負責人是值得尊重的
公司需要老闆,樂隊需要指揮,項目需要負責人。沒有一個牽頭人,不管甚麼事情都不可能很順利的實施和完成。十年以來,如果沒有這些長期堅持在第一線的負責同修的付出,我們很多救人的項目是很難運作到今天的。同樣的修煉,同樣的常人工作和生活,負責人所承當的壓力和付出的艱辛比普通同修高出很多。可是,由於我們的私心,或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得不到認同,很多情況下,我們對負責同修的艱辛付出是視而不見的。由於總是往外找,我們對於負責同修所遭遇的各種困難也缺少慈悲體諒,更不用說默默的補充和圓容了。在這一點上,我們是愧對同修的。他們的付出是應該得到我們的尊重和肯定的。
除了在項目運作上我們對負責同修支持不夠,在修煉上我們對負責同修也是苛求的。修煉應該是平等的。可是,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對於同樣是修煉人的負責同修卻表現的很不寬容。我們總是用神的完美標準來要求他們,潛意識裏總是覺得他們應該讓所有人都滿意才行。可是,這是不現實的。在沒有他們那麼多負擔的情況下,我們自己在家人,朋友,同修面前也沒有達到那麼高的標準,也沒能讓所有人都滿意。慚愧的是,我以前對負責同修就時不時的指責,抱怨,不慈悲。我覺得師父這次對我們所有人說的「從現在開始就要轉變狀態了,就要這樣做了。」(《再精進》)對我們所有人真的都是個極大的激勵。
我最後想分享的是,師父本次在DC法會上明確表示在大法弟子的協調配合問題上的新要求。我覺得,在這種新的要求下,任何再以這樣或那樣理由不配合或不參與救度眾生項目的同修,真的是有很大責任了。因為正法進程不可能無限期的等待下去,人類道德在急速下滑,在人類被邪惡不斷毀滅的時刻,我們對救人使命的疏忽真的會使無數對我們抱著希望的眾生失去生命。而最後的時刻來臨的時候,我們的痛苦和悔恨也會把我們吞噬。
這是我的一點認識,不妥之處請慈悲指正。合十。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10/8/14/119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