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恭長大後,最初擔任中牟縣令時,就顯示出其高尚的節操和道德修養。他以德化人,很少使用刑罰。在他的治理下,中牟縣民風淳厚,百姓安居。
一次,有一人向魯恭告狀,說有一亭長借了他的牛,用過後卻不肯歸還。魯恭於是派人把亭長找來說:「你借了人家的牛,用完後就應該還給人家。現在人家告上狀來,你應該馬上還牛,並向人家道個歉。」
「我的青天大老爺,我甚麼時候借了他的牛,那是我自家的牛啊!」亭長說。
「胡說,」牛的主人說,「分明是你借了我家的牛,卻又怎麼不認賬?」
「他是在訛人,」亭長說,「我怎麼會向他借牛呢?」
魯恭聽後嘆了口氣說:「不用再吵了。無論你們誰是誰非,總之,我是有責任。我的教化沒有效果,感到有愧啊。」說完,他脫去官服,準備辭官。
「大人不要走。」他的下屬們流著淚挽留他。
「大人不要走。」百姓們流著淚挽留他。
「大人,我的牛,我不要了,大人千萬別為了這件事辭官啊!」牛的主人說。
看到這場面,亭長心裏很慚愧,他說:「大人,是我錯了。我一時鬼迷心竅,想賴他的牛,我把牛還給他。大人責罰我吧。」亭長終於認了錯。
魯恭讓亭長還了牛,沒有責罰他。百姓們都十分敬服。
一次,中牟鄰縣都鬧蝗蟲,蝗蟲唯獨不入中牟縣。河南尹袁安聽說後,懷疑這不是真的,派官員肥親前去核實。魯恭陪肥親來到田間視察,坐在桑樹下,有隻野雞落在一邊,旁邊有個小孩,肥親問:「你怎麼不逮住它?」小孩說:「它將要孵小雞呢,挺可憐的。」肥親肅然起身,回去向袁安報告說:「中牟有三異:螟蟲不犯境,這是第一異;慈悲化及鳥獸,這是第二異;小孩都有仁慈之心,這是第三異。我在那裏久了,只會打擾賢明的人。」袁安於是將魯恭的賢良上報了朝廷。
魯恭中牟令任滿,因政績斐然,被直調朝廷升任為司徒。一次,漢和帝繼位不久卻想派兵出擊匈奴,多官聯名上書諫阻北伐,和帝不聽。魯恭極力固爭,他上疏切諫道:「數年以來,百姓困苦,國庫空虛。今以盛春之月,興發軍役,擾動天下,誠非所以垂恩中國。萬民者,天之所生;天愛其所生,猶父母之愛其子,故愛人者必有天報。蓋以德勝人者昌;以力勝人者亡!今天災大旱,麥根枯焦,牛死日甚,此其不合天心之驗也!官吏百姓,皆曰不可征戰,陛下獨奈何以一人之計,棄萬人之命,不恤其言乎?望陛下上觀天心,下察人志,以順天意!」
魯恭愛惜百姓,重在教化,為政寬仁,深受百姓愛戴,他德政化民的故事流傳千載。在復興偉大神傳文化的今天,我們更應關愛生命,關注未來,啟迪生命心中的善念。這是一種博大的胸懷,是一種崇高的境界,是對生命的尊重和為其永遠負責,是對上天造就並賜予生命一切的感恩。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07/9/11/89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