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分鐘磁帶不宜用;介紹一種做「不乾膠粘貼」的方法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七年五月十六日】

  • 回覆《對參加集體煉功的一點建議》一文

  • 介紹一種做「不乾膠粘貼」的方法

  • 回覆《裝訂書籍的一個小竅門》 解決書頁掉下來方法

  • 4合1版《轉法輪》改字小經驗

  • 回覆《對參加集體煉功的一點建議》一文

    一百二十分鐘的帶對錄音機的損害很大,錄音機用不了多長時間,電機就不行了,放出的聲音開始變質。

    我們的解決方法是:靜功用60分的錄製;動功用兩盤60分鐘的錄製,一盤兩面都錄製一、三、四套功法;另一盤兩面都錄製抱輪。

    同修不妨參考一下。


    介紹一種做「不乾膠粘貼」的方法

    在網上下載的「不乾膠粘貼」很方便,但是,內容不那麼理想。所以,就想根據當地情況,製作「不乾膠粘貼」。苦於不懂這方面的技術,求於同修,得知。

    今介紹做「不乾膠粘貼」的方法,以便像我這樣入門時間不長者,一目了然。

    單擊「文件」,點「新建」,建一個W文檔,「其頁面設計」都要一釐米。在這個文檔中,單擊上面的「視圖」,單擊其中的「工具欄」,再單擊其中的「繪圖」,之後,在底下出現一個工具條。在其中單擊「矩形」,出現一個十字光標,用這個光標在需要的位置上,按下左鍵不抬手,往下或者往右拉,根據所需要的方塊而定。在這個方塊的線上點右鍵,出現對話框,單擊「添加文字」,之後就能在其中打字了。在這個方塊的虛線上單擊右鍵出現對話框,單擊「設置自選圖形格式」,又出現對話框,有「版式」,「緊密型」,可默認,「線條」可自選,最後單擊「確定」。

    這個方塊中,打的字多少、大小定好後,在這個方塊的線上點左鍵,出現幾個小方塊,光標放在其中,出現一個二個方向的箭頭,可上下移動,這個大方塊就可大可小,左右移動也如此。在其邊框單擊右鍵,再複製、粘貼。複製時,用光標不抬手往旁邊拖即可。在這張紙上能做多少,酌情而定。

    單擊下邊的「繪圖」,單擊其中「對齊與分布」,可自動調節橫向和縱向的分布。

    基本程序就這樣,相信有師父在,有大法在,同修會做的更好。


    回覆《裝訂書籍的一個小竅門》 解決書頁掉下來方法

    針對製作完畢的書,看時,書後面的幾頁一翻有時就掉下來了。我是這樣解決的,工序如下:

    一、切開。如同修原文中前部份所述,每次用切刀切開時,將兩本書合在一起(切開後二合一成二本、切開後四合一成四本)從中間用切刀切開,既為二本或四本。

    二、粘紙條。將被裝訂的書,第一頁和最後一頁(不含封面),與封面相粘的那面欲訂釘子的位置處,粘上一紙條。被粘上的紙條約五-六釐米寬、厚度以封面用紙為宜,太寬看書時翻頁不方便,太薄起不到固定的作用。

    三、裝訂。將被裝訂的書,墩齊,將釘子用大訂書器訂在被粘紙條上。裝訂過程,隨時用錘子將釘子錘緊。

    四、粘封面。用固體膠將封面粘上。
    五、切齊。將三邊用切刀切齊。
    六、放陰涼處、陰幹。

    此方法做成的書,從不掉頁。
    注意的是,被粘紙條不要太寬,越窄越好,太窄不好裝訂。做幾次就掌握了。


    4合1版《轉法輪》改字小經驗

    我學法是用的4合1版的《轉法輪》,字很小,不過攜帶很方便,大約是小五號字,因字比較小所以改起字來很費勁,同修說的用雙面膠的改字方法也很難改好。我有一個方法供同修參考。

    所用的工具有:裁紙刀或單面刀片;膠水;鑷子;直尺;玻璃板;我的方法是:首先把和《轉法輪》差不多大小的字打印出來(用的紙張最好和《轉法輪》用的紙張差不多,字體要一樣,這樣改完的字比較好看,用普通的打印紙就可以,最好用激光打印機或噴墨打印機打印,沒有條件打印字的可以讓其他同修幫忙),字和字之間要靠的近一些,然後用尺和裁紙刀在玻璃板上把打印好的字裁下來,先要一行一行的裁,然後再把單字或詞組裁下來備用,這樣裁出的字整齊、美觀。備好《改字表》,要改一個字或詞組在《改字表》做上記號,這樣不容易出錯,當然全部改完字還要從頭到尾和《改字表》對一遍,以免漏字或改錯字。準備好後,在玻璃板上擠出一點膠水(量不要大),用鑷子夾住裁下的字邊緣,在字的背面沾一點膠水(不要多,多了不易幹),再把粘好膠水的字帖到要改的字上,用鑷子調整好字後按住字的一角用手輕輕撫平、按實(事先要把手洗乾淨),多出的膠水用乾淨軟布擦乾,這樣改過的字整潔、美觀、不易掉。需要改的字多而改字的地方比較小的時候可以把字體縮小(比如改數字),字太多字體縮小改字的地方也不夠時,可以把要改成的字分兩行或更多行(比如改「99%」)這樣做改字的地方就夠用了。按上述方法改後的字,看起來整潔、美觀、不突出(比較薄)和原版差不多。此方法也可以用於其他版本大法書籍的改字。以上是我改字的一點小經驗,當然改字時心態一定要穩,不能焦躁,這也是敬師敬法的一種表現。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