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恭、不自以為是才能精進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六年九月五日】世界上真正有大智慧的人都是恭敬謙卑的,師父說:「一有了想抬高自己的念頭,學員就想你心性有問題,所以,謙虛才會把事做好。聲望是對法學得好而樹立起來的。一個修煉的人怎能無過呢?」(《精進要旨•如何輔導》)

修煉人要認識到自己的無知,去掉妄自尊大、自以為是之心,用生命同化大法。世界上的萬物都各有其能,比如魚兒能遊動、鳥兒能飛翔,蟲兒能爬行,甚至小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而我只能依靠雙腳費力行走,這正是我的無能啊;土地厚德載物,水不擇細流利益萬物而不爭,我為眾生做的卻微乎其微,這正是我的無用;滿天的星雲不能認知,三尺頭上的神靈看不見,歷史和現實一派混沌,這正是我的無知。自己是如此的笨拙,淺薄,無知、無能和無用還有甚麼值得驕傲和狂妄的哪?

人要謙虛,承認自己的無知,才能真心尋師求道,才能做到實修。修煉人應該恭敬虔誠的接受師父給予的一切,即使身陷困境、茫然不知,也不能怨恨和質疑師父,要承認自己的無知,放下自己的觀念去依法精進。不能用自己的狹隘、固執與偏見衡量博大的法和慈悲的師父。只有這樣才能一點一點的放下執著,提高上來。

謙卑才能聽進別人的話,自滿的人就像一個裝滿東西的瓶子,是很難再裝進東西的。周公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為了尊敬賢能,吃飯時如有客人來訪,也要放下手中的筷子,吐出嘴裏的飯,恭敬的款待他們。孔子是聖人,還不厭其煩的向人請教。即使是小孩子,只要他說的對,孔子都認真的聽取。孔子的學生告訴他說:「老師,有人笑話你那麼大的學問,還甚麼都要問。」孔子不以為然,說道:「不懂就問,這難道不應該嗎?」只要你肯低頭向他人學習,處處都能學到智慧,正如孔子說的「三人行,必有吾師。」

下面再摘錄一個蘇格拉底談謙卑的故事。

有一天,蘇格拉底和弟子們聚在一起聊天。一位父親相當富有的學生,趾高氣揚的面向所有的同學炫耀:他家在雅典附近擁有一望無邊的肥沃土地。當他口若懸河大肆吹噓的時候,一直在其身旁不動聲色的蘇格拉底拿出了一張地圖,然後說:「麻煩你指給我看看,亞細亞在哪裏?」「這一大片全是。」學生指著地圖洋洋得意的回答。「很好!那麼,希臘在哪裏?」蘇格拉底又問。學生好不容易在地圖上將希臘找出來,但和亞細亞相比,的確是太小了。「雅典在哪兒?」蘇格拉底又問。「雅典,這就更小了,好像是在這兒。」學生指著地圖上的一個小點說。最後,蘇格拉底看著他說:「現在,請你再指給我看看,你家裏那塊一望無邊的肥沃土地在哪裏?」學生急得滿頭大汗,當然還是找不到。他家裏那塊一望無邊的肥沃土地在地圖上連個影子都沒有。他很尷尬又很覺悟的回答道:「對不起,我找不到!」

任何人所擁有的一切,與天地、宇宙相比,都不過是滄海之一粟,實在是微不足道。從修煉角度來看,不管我們理解甚麼、悟道多少、做了哪些,其實都很渺小,不值一提。人譽我謙,又增一美;自誇自敗,又增一毀。無論何時何地,應永遠都保持一顆謙卑的心。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