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愛而不教 反害其子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6年3月14日】梁元帝時有一個士人,從小聰明有才能,很受父親寵愛,但家裏沒有很好地教育他。他只要有一句話說得有點理,他父親就不斷地誇獎他,一年到頭到處與人談論;一件事做錯了,他父親就百般為他掩飾,替他找各種藉口,希望他自己慢慢能改正。後來這人長大成人之後,不好的品質越發展越嚴重,待人粗暴傲慢,最後終於因為口不擇言,遭人殺害而死。

這樣看來,家長對子女如果一味溺愛而不懂得去教誨,恰恰是害了孩子。

《顏氏家訓》中說:那些不能好好教育子女的人,也不是存心要把子女陷入罪惡之中;只不過是不願讓子女因自己的責罵而感到臉上不好看;不忍心責打讓子女皮肉受苦罷了。拿人生了病來作個比喻,人有病難道能不用湯藥和針砭、艾熏來救治嗎?我們反過來想一想那些勤於督促訓導孩子的人,難道他們真是願意讓孩子受虐待嗎?實在是不得已才這樣做的啊。

為人之母,不怕不慈愛,怕的是只知道疼愛子女而不懂得去教育子女。古人說:「慈母敗子。」母親溺愛子女卻不能教育子女,使子女淪為壞人,陷入惡跡劣行,最終受到懲罰,引出禍亂,自取滅亡。毀他的並非他人,恰恰是做母親的害了他。從古到今,這樣的例子太多了,不可勝數。

(源自:司馬光《家范》)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