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養生先養德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5年8月3日】在歷史長河中,各家有關養生長生的論述異彩斑斕,但幾乎都有一共同點,那就是,重視道德修養被古代許多思想家和養生家放在養生的首要位置,看作是「養生之根」。

孔子提出「德潤身」,「大德必得其壽」,「仁者壽」,「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觀點。所言「仁者」,即道德高尚之人。「壽」則有兩層含意:其一是指人的實際壽命;其二是「死而不亡謂之壽」。也就是說,有些人他們的實際壽命也許並不很長,但他們的業績和英名卻可以傳之久遠,其壽可以說超過常人。

老子主張「少私念,去貪心」,認為「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一個在物慾上貪得無厭的人,必然會得隴望蜀,想入非非,甚至損人利己,自己也會終日神不守舍,因心理負擔過重而損害健康。

唐代孫思邈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藥的發明家。在《丹經內伏硫磺》一書中,記述他用硝石、硫磺和木炭混在一起,製成火藥。孫思邈又被稱為「藥王孫天醫」,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醫生,亦是氣功養生的實踐家。他在西魏時代出生,相傳他活到141歲才仙遊,可見他的長壽心得實在值得學習。

孫思邈少時因病學醫,博通經史百家學說;隋唐時曾推拒當官,唐太宗更親自上山拜會。他總結了唐代以前的臨床經驗和醫學理論,編成兩部醫學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在《千金要方》中,孫思邈寫道:「性既自善,內外百病悉不自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性之在經也。」「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年。」大意是說,能保持心性善良的人,不容易生病,也不容易受到天災人禍的侵害,所以道德修養才是養生的根本。而德行不好的人,即便服用金丹玉液也無法延長壽命。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