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貴人賤己 先人後己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5年11月20日】馮異,字公孫,河南穎川父城縣人(今河南寶豐縣)。是光武帝劉秀的心腹大將,東漢的開國功臣,官至征西大將軍,封陽夏候。他為人非常謙讓,從不居功自傲。

馮異在路上遇到其他的將領,總是驅車讓路。軍隊每到一處安營紮寨完畢,將領們都會聚在一起互相誇耀自己的戰功,只有馮異總是一人背靠在大樹下沉默不語,因此軍中都稱他為「大樹將軍」。軍隊攻破邯鄲時,劉秀重整軍隊,很多軍士都說願意被分配到馮異的軍中,希望聽從「大樹將軍」的指揮。劉秀從此對他也更加重視。

建武二年,馮異被派往三輔地區,征討那裏的赤眉軍和延岑。馮異領軍西行過程中,所到之處,施恩於民,取信於民。弘農地區原有十幾個自立為將軍的,但由於馮異威行信成,都率眾歸降。

建武六年夏,隗囂叛漢,光武帝所派的平叛諸將屢次戰敗。馮異被光武帝下詔率軍前往,結果隗囂的軍隊被馮異打得慘敗,北地的豪長耿定等人相繼降漢。馮異上書向皇帝奏明軍中情況,他謙恭禮讓,一點也沒有顯揚自己的功勞。光武帝命他進軍義渠,兼任北地太守。

修煉的人知道,德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物質,人生的一切福運均來自於自身長期積累的德。「貴人賤己,先人後己」、處處謙遜退讓是守德和真正自重的一種體現,馮異正是因此而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重用,也受到了將士們的尊敬和愛戴。這也是為甚麼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謙遜退讓才是待人處事應遵循的原則。在世風日下的當今社會,把謙遜退讓當成美德的人其實更是難能可貴。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