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學法中自私、變異的思想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4年1月23日】較長時間以來,自己一直處於一種迷中:迷於自認為自己在實實在在地做「三件事」,卻感覺好長時間在一個層次中徘徊;明明知道是自己有問題,卻苦於找不到癥結所在。那時,我深刻地嘗到了「執迷不悟」的滋味。那時我多想得到師父的開示啊。可師父默默無語。以後我常常不敢正視師父的像,每當忍不住想看又看了時,我總是會全身震顫。我曾經不只一次絕望地對師父說:「師父呀,弟子不爭氣啊!」

一天,我又內疚地望著師父像時,突然心裏聽見師父親切地對我說:「記住自己是大法弟子。」我的心靈被震動了。

最近,常常在明慧網上看到同修談大法不可被利用和去掉根本執著一類的心得體會,對自己有很大觸動。

我痛下決心,非找到阻擋自己的問題不可!然而每當我意識到似乎發現了甚麼的時候,總感到有甚麼東西在阻擋我,在為我護「痛」,但是在師父的加持下,我用強大的正念,讓自己走了過來,那隱藏得很深的東西暴露無遺:學法中夾雜著為私為我,對大法有所求。

一是為學而學。表面上,我對學法抓得很緊,似乎是從不懈怠。潛在的卻是覺得不學不行,要落後。這是為私為我在學法,怕自己落後在學法。其結果卻是老在一個層次中徘徊不前。

二是為量而學。表面上,我嚴格要求自己每四天讀完九講,片面理解師父「只要學就在變」的真正含義,沒學完每天的定量,心裏總會不安,拼命地趕所謂「進度」。潛在地是在追求自己的「變」在學法,是為私為我在學法,其結果是不但沒變得好起來,心性上反而常常出現不該出現的狀態,如在外騎車遇到一點兒小事,居然會老大的不高興,心裏直埋怨對方。

三是為得而學。我好像明白要用心去學法,要求自己學法要專心、用心,溜了號就重讀。潛在的是我想「得」,想在法中得到昇華的機會,是為私為我在學法。其結果卻是越用心越走神,越走神越無所獲,甚至長期出現不可遏止的睏倦現象──一坐下開始學法瞌睡就來,常常是靠大聲誦讀、站著讀、走著讀來驅走睡魔,好長時間就這樣被動地學法,收穫之微,是可想而知的。

四是為「功能」而學。表面上,我是不追求功能的,自認為明白「修在自己、功在師父」的道理。潛在的卻不是這樣,有時看到師父講到某一功能時,偶爾會不知不覺閃過一念:我怎麼沒有呢?我甚麼時候才會有呢?其結果是曾經有過一段時間對同修談及有功能的文章感興趣。這樣的為私為我而學法,使我在不知不覺中偏離了大法。

五是為「新」而學。表面上,我知道大法有深遠、博大的內涵,知道學法的重要性,知道只有不斷地精進,才會不斷對大法有新的領悟,要求自己精進地學法。潛在的卻不是這樣。在要求自己多學法、專心學法的背後、隱藏著想不斷從大法中得到更新的內涵。這樣的為私為我而學法,其結果呢,經常是學完九講後沒有一點點新的收穫。

六是為「珍惜」而學。表面上,由於感到正法洪勢的緊迫,時時告誡自己要抓緊,要珍惜這已不多的時間。潛在的卻是有一種怕心,怕自己掉隊,怕自己跟不上而珍惜。其結果因為是為私為我而學,出現了許多極不正常的現象,如每天的學法量沒完成心裏會有很大的負擔;學法後如果沒有新的收穫心中會感到內疚,看了同修的交流會感到因為自己的不如而不安,已經是多麼大的執著在阻礙著我!

看到這些,我感到很震驚,好危險!我繼續深挖著自己的思想,要把思想中最不好的東西都暴露出來。但這時,好像有個聲音在阻擋著我:沒有了呀!「不!」我對著藍天從心底發出最強烈的呼喊。這時,師父洪亮的話語在我心中震盪:「甚麼佛,甚麼道,甚麼神,甚麼魔,都別想動了我的心」(《轉法輪》)我感到自己在高大起來,感到渾身充滿了力量,感到了金剛不動的偉大境界,淚,從我的心底湧流出來。就在那一瞬間,我突然抓到了,抓到了我的根本執著。

原來,我既想從大法中得到,又不想放下常人中的名、利、情。所以表現出一面在「精進」學法,一面又執著於常人中的名──如從學術上指導了年輕人,對方尤其是對方的領導的感謝、誇獎常常讓自己有種舒服感,特別是其中若有人取得了一些成績,心中常常為自己的付出而陶醉;執著於常人的利──指導後物質上的收穫會讓我感到滿足;執著於常人的情──追求家庭的溫馨,牽掛家人的一切,求安逸之心不斷滋生。結果是學法靜不下心,打坐腿疼得不行(過去可以堅持1小時左右,在這種狀況下,有時連10分鐘都難),心性不斷地往下滑(一次居然為幾元錢的電話費痛斥對方)。這一切的一切啊,皆因自己執迷不悟,為私為己在學法,這麼骯髒的東西居然可以在我身上合理存在,完全變異了的東西居然可以主宰我這麼久!

是師父「佛恩浩蕩」挽救了我,是師父給了我閱讀明慧網同修心得交流的機會,師恩難報啊,弟子愧對師父!唯一的是我要立即地站起來,牢牢銘記師尊教誨:「珍惜吧!神的誓言在實現;珍惜吧!這就是你要找的;珍惜吧!法就在你面前。」 (「為俄文版《法輪大法》的題詞」 )珍惜這萬古之緣,朝著偉大的目標勇猛精進,永不回頭!

個人體悟,請慈悲指正。

[修煉人之間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個人當時修煉狀態中的認識,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