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學初探


【明慧網2003年1月27日】

物質的質量

我們的世界是一個物質的世界,物質的概念是佔據一定空間並能被一種或多種感覺感知到的東西;物質是有質量且佔據空間的東西。要能夠認識物質,就必須認識空間和質量,至於說感官的感知,那就只能是因人而異了。因為質量的定義就是,質量是物體慣性(inertia)的度量,是物體對加速度的阻力。我們一直在試圖相信,物質的質量是物質的內在屬性(慣性一詞的英文詞根有「內在」的意思),可是這一點已經受到了嚴肅的質疑。

根據牛頓第二運動定理:F=ma (作用力=質量×加速度)。力是甚麼?力的定義是趨向使物質發生變化的能力,使受力物體產生加速的原因。但是我們對質量的認識根本就不能離開作用力和慣性來談論,而作用力對於物體是外在的,並且只有物體在受到作用力時才會產生反作用力,所以儘管我們仍然認為反作用力和作用力是同時產生的,可是卻存在因果關係。但不論在何處測量質量,據信其數值不變,它遵循狹義相對論(relativity),根據這一原理,艾伯特﹒愛因斯坦於1905年宣稱,物體的質量是其總能量值的大小。例如,物體的能量由於動能或溫度的增加而增加,質量也隨之增加。物體的質量m決定慣性,慣性阻礙加速度a。如果作用力F不變,那麼如果質量m增加,加速度a就下降,反之亦然。

可是為甚麼會這樣呢?是甚麼給了物質這種慣性質量的屬性?物理學家們有時會扯到「馬赫定理」,但是從來只能給出一個關係式,確實沒有回答過為甚麼。1992年,加州大學長灘分校教授Alfonso Rueda (professor at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in Long Beach)用牛頓經典物理學證明了牛頓第二運動定理。原本這是牛頓物理學的一個基本假設、並未經過證明,可是對這個定理的分析證明是因為基於這樣的概念而成功的:存在一個背景「光海」--量子真空的零點電磁場。可見光是電磁波的一個狹小子範圍。事實上,Alfonso Rueda,Bernard Haisch (staff physicist at the Lockheed Martin Solar & Astrophysics Laboratory in Palo Alto, California) 和Hal Puthoff 早就說過,質量是一個假相。物質抵抗加速度並非因為其具有內在的甚麼質量,而是因為只要產生加速度,零點場就發出一種力。用形而上學的術語說,就是存在一個背景的「量子」光海充斥整個宇宙,這種光產生一種力對抗加速度,當我們推動任何物體的時候。這就是為甚麼我們這個世界中的物質看起來是固體的、穩定的實體。1998年Alfonso用愛因斯坦相對論物理理論分析得到了同樣的結果。這個實實在在的物質世界的每一個瞬間,都是被光的海洋所支撐出來的。用有點超自然的名詞來說明,世界的背景存在著一個光的海洋充滿了宇宙,這種光產生一種力,會阻礙我們推動任何物質體所產生的加速。而這就是為甚麼組成我們世界的物質材料看上去會是固體的、穩定的存在[1]。

看來把質量作為物質的內在屬性是有點想當然。不但如此,對質量的測度,也不可能離開重量的概念。這樣定義的質量稱為重力質量,19世紀時,羅蘭德﹒厄缶(1848~1919年)實驗證明,重力質量和慣性質量沒有區別。

從質量的定義,根據大法的法理,我們知道,現代科學所認為的質量就是一個物體在其所在境界所受到的制約牽扯力。

師父在《在2001年加拿大法會上講法》中說:「因為地球與三界內的一切生命、一切物質,包括空氣、水、所有的一切在三界之內存在的物體都是由三界內所有的各層粒子構成的,各層的各種粒子之間是有連帶關係的。」我理解,「……是由三界內所有的各層粒子構成的」之中「所有的」意思是,如果三界的層數是100,那麼,三界內任何一個物體,同時具有這100層粒子,只不過那個生命(元神)存在與其對應的那一層。一方面這就是師父講的三界內人、生命的層層的身體。在《轉法輪》第七講的「殺生問題」裏面同樣講到:「我們發現,當一個人降生的時候,在這個宇宙空間當中的一定範圍之內有許許多多的他同時降生,和他長得一樣,叫一個名字,做的事情又大同小異,所以又可稱其為是他整體的一部份。」聯繫《在2001年加拿大法會上講法》這一段:「當然啦,同樣重量不同體積連帶是一樣的,體積小而物質密度大的物體和體積大的物體所具備的連帶關係同樣多,所以感覺同樣重。」還有「地球表面是一個層次的界限,在這一層次中可以橫向運動,因為都在一個層次中,而向超越其層次的高層運動,就會被拉回來,因為地球上的物體就是這個層次的粒子所在境界。」

由此我們知道,一個物體放在不同的層次境界中,其制約牽扯力很可能是不同的,事實上也確實不同,牛頓萬有引力定律(F=m1m2G/d2,G為引力常數)就是說明的這個問題。這牽扯力的不同來自於不同層次粒子的聯繫的變化,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所認識的質量,不但大小會隨著物體所在境界而改變,而且其聯繫的實質也在隨著變化。我們對質量的測量,是根據m=F/a ,適用範圍是低速宏觀物體。為甚麼牛頓力學只能適用於低速宏觀物體、慣性繫,卻不能適用於高速運動、加速運動繫呢?

根據大法的法理,我們知道,低速、宏觀意味著「同時同地」的橫向另外空間,高速、光速對應著縱向層次另外空間,加速度到一定程度最終會導致橫向層次空間的突破。縱向層次的另外空間肯定和橫向層次的另外空間難於同日而語。要更精確地認識物質的質量,是不能脫離對空間的更精確認識的。

另外的空間

恐怕我們的科學對我們所存在的這個空間的認識都有問題,暫且不管它怎麼說的,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愛因斯坦對時空的認識比其他人高明在哪裏。他有一個著名的光速不變假設作為自己理論的一塊基石,雖然很奇怪卻獲得了相當範圍的成功。我當然有理由懷疑他是學習《聖經》受到了更大的啟發而不是根據甚麼光的極高速度,在《聖經﹒創世紀》裏明確地記載:「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神說,諸水之間要有空氣,將水分為上下。神就造出空氣,將空氣以下的水,空氣以上的水分開了。事就這樣成了。」而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

我們姑且不討論這裏跟中國古老的創世說的驚人一致,在這裏很清楚地我們可以看到,我們這個宇宙裏的光是最早創造出來的。

愛因斯坦有名的質能方程式:E = mc2,我們早就知道。可是為甚麼物質的蘊含能量會跟光速常數有關係呢?為甚麼會有這麼多的能量蘊含在原子核內?也就是核能的實質是甚麼。

根據大法的法理,我認為,首先不存在甚麼抽象的所謂的「波粒二象性」,只有粒子,光是粒子。我們這個空間的宏觀機械波對應許許多多同時同地另外空間的物體的運動,我們這個空間的電磁波對應一個橫向微觀層次另外空間的物體的運動,我們這個空間的能量是高層空間的物質解體。換言之,如果我們掌握了不同層次的微觀,那我們就可以得出不同層次的質能方程。還有,這個等式背後還隱藏著空間的前提作為條件才能成立。

另有科學家們(Ghassemi Institute For Technology Transfer)提出了時空-物質理論,認為:一種像水一樣的物質,形成的旋渦導致物質的凝聚成型、旋渦的旋轉特性構成了物質的運轉。該物質瀰漫著整個物質,傳播電磁波等及其振動。各種原子和亞原子粒子、光和輻射等都是電磁波導致的。離開自己的波形,物質就不復存在。如同水上的波紋,振動停止波形消失復歸於水。如果物質的振動消失,物質就會消失復歸於空。東西方的古人都把這種神妙的物質叫「氣(以太)」。自從進入20世紀這個概念就被拋棄了。現代科學轉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古人的門檻兒下。儘管科學家可以用其他的詞來描述,可是內涵還是同樣的。比如,科學不能解釋為甚麼宇宙有80%的暗物質,而且發現不了暗物質。這只能說那是不同的物質存在狀態,具有流體特徵的粒子存在狀態。不運動就顯得是空空的空間,運動起來就表現為我們這個可見宇宙的各種粒子。在加州長灘的美國物理協會(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in Long Beach, California)就接受了這個理論。他們認為膠子是不存在的。我們觀察到的核力其實是時空的壓力造成的,沒有甚麼膠子存在。因為我們假設了時空(空空的空間)沒有質量和壓力,所以宇宙裏面的物質就丟失了!因此宇宙裏並不存在甚麼暗物質,只不過是一切星系都漂浮在這無邊無際的流體裏面[2]。

如果這一理論成立,就會給現代科學一個顛覆性的衝擊。提出這一理論的科學家假設了新的物質質量公式:m=gL3,這裏L3是物質所佔的空間體積,g是物質與時空的轉換常量,有待試驗或理論證實。這個定義頗符合東西方古老氣論「聚則成形、散則成物」的神韻。

「我們一般煉功的人,剛剛長功的人,發出的能量顆粒很粗,有間隙,密度不大,所以威力很小。等到層次越高的時候,其能量密度比一般水分子還要超過百倍、千倍、億倍,都有可能的。因為層次越高,它的密度越大、越細膩,威力越大。」(《轉法輪》)

我這樣理解,低層次空間的能量顆粒粗、密度小、威力小、質量也小,可見這裏邊有一定的正比關係,那麼我則希望這樣定義質量:m=EL3=EV0= VV0,這裏含義說明如下:

m:連帶關係。但是僅僅涉及一個縱向空間的差異。是個粗略的估計。有兩種質量,一種是作為某個小空間的一個粒子,一種是作為所在大空間的粒子群。兩種不是兩個。目前科學所研究的是後一種裏面的一個。

E:這個物體在一個層次中的能量,也就是能量是有層次的。被另外空間對應粒子的大小所決定。

V0:這個空間的體積。

V:另外空間的物體對應到這個空間之後的體積,不是我們直觀視覺意義上的體積大小,是我們這個空間物體的粒子振動波所對應另外空間物體的大小,是對應到我們這個空間的能量。由粒子的振動頻率來決定。

因為另外的空間太龐雜了,自己的理解也未必全面,而且這裏只是提出問題的解決方向而並非定出結論,所以未敢貿然細述。

頻率

已經發現,宏觀物質並不是直接由原子、分子組成的,而是由分子或原子團簇組成的,這些團簇決定了宏觀物質的屬性,比如:金屬、合金、水、空氣、木頭。我認識到這些團簇已經十分接近於大法師父講過的粒子不同排列就會導致表面物質的變化。比如說水,Thelma MacAdam 研究發現:水是化學中性的,但它是我們已知的一種最好的溶劑,它可以捕獲其它物質,即水分子總是傾向於圍繞其它物質分子形成團簇,組成聚合物或者聯合體。對於鋼鐵,事實和化學課本告訴我們的「事實」完全相反,鋼鐵是鐵原子和碳原子結合的團簇。這個地球上目前唯一我們不能確定的,是印度德裏的那根極高純度的鐵柱[3]。

而我認為,既然波是另外空間粒子的展現,那麼聲音就是聲音粒子的團簇、色彩就是光粒子的團簇、文字是文字粒子的團簇。那麼和悅的聲音就是規則漂亮的聲音團簇結構,靚麗的繪畫就是動人雅緻的光粒子團簇,感人的文章當然也就是美好的文字團簇結構了。而如果我們真的探測到那個空間,很可能發現這些規則的結構都是一個個生命的身體細胞呢!

在我們這個宇宙中,這種粒子的振動才是我們所能夠感受到的一切運動的來源,才是我們所能認識到的能量的唯一體現形式。

粒子之間的共振,則是一切信息得以通訊的基礎。或者說,這是我們這個物質世界中生命體現的唯一形式。每一個不同大小的、不同結構的團簇有不同的振動和共振頻率範圍,一切已知能量形式(電磁波)的傳遞都是通過這些不同大小的團簇的共振進行傳遞的,也就是不同的團簇選擇傳遞不同波段的電磁波。「人心齊、泰山移」、「以柔克剛」都可以用來恰當地描述共振現象。

Wolfgang Ludwig (Physicist and Advisor to World Research Foundation)說:工廠的水處理過程會在水裏留下信息,而且水會把這種信息傳遞到其它系統。水可以用化學方式消毒殺菌,可是污染在某段波長的電磁振動卻不能去掉──而這振動頻率可以精確地對應污染物。因此,即使經過了淨化,水還保留著那些對健康有害的信號。沒錯,水有記憶。Johann Grander研究發現,如果水曾經被重金屬、硝酸鹽等損傷過,哪怕經過了徹底的化學或過濾處理,遺留的振動、信息仍然會保留下來。Jacques Benveniste (Professor, French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of the University of Paris)也研究過水的記憶。他主持的好幾次實驗都證實了這一點。理論物理學家Lynn Trainer (University of Toronto) 重複了這幾個實驗,覺得這種反應可能是某種留在水裏的「物理」記憶導致的。Johann Grander的研究按照3個主要原理髮展:水是一種信息載體,水具有記憶,水的負面信息可以擦除[4]。到目前為止,對水具有感知、記憶這一點最為直觀和令人驚嘆不已的展示,是日本IHM研究所所長江本勝先生的水結晶實驗。

關於共振的研究有一段歷史趣話,特斯拉(Tesla Nikola,1856-1943,美國電氣工程師、物理學家,於1818年發現了交流電原理。)先生的許多研究發現被壓制了許多年,而其中有許多相當有突破性。他曾經對共振現象很著迷,並且相當成功地造了一個振盪器來搞人工地震。在曼哈頓的一天傍晚出來散步時,他把一個鬧鐘大小的電池振盪器固定到了一棟正在施工的大樓的鋼樑上。他把振盪器調到了一個合適的頻率,結果沒幾分鐘使整棟樓都開始搖晃起來,連腳下了地面都跟著震了起來,使正在施工的工人們大驚失色,以為地震了,結果警察也聞風而至。當然,在惡果要出現之前,他把振盪器收起來了[5]。

根據特斯拉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結論,1958年,Robert Monroe (the founder of The Monroe Institute in Faber, Virginia )用來確定研究睡眠狀態可行性的研究,出現了驚人的結果。通過試驗研究聲波頻率對大腦的作用,門羅(Monroe)成功地把一個鮮為人知的知覺狀態完全從物質身體給隔離了出來。研究小組稱之為離體感受(或離體經歷,Out-of-Body Experience),這個術語從此就開始被廣泛用來描述許多費解的精神狀態(mind-state)。他所使用的聲學原理就是廣大電子工程師所熟知的雙聲道振動調頻(binaural beat frequency modulation),這是現代的無線電收音機的關鍵原理。不過,門羅把這個概念從無線電領域用到了生物電子學上。

粒子之間的共振還導致了所謂的全息現象[6]。

1982發生了一件大事,在巴黎大學的物理學家Alain Aspect領導的研究小組,完成了一項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一個試驗。儘管鮮為人知,可是他的發現確實可能導致科學改頭換面。Aspect他們發現,在確定的環境下,諸如電子等亞原子粒子不論相距多遠都可以同步溝通,無論距離是10尺還是10億公里。而且每個粒子似乎總是知道另一個粒子在幹甚麼。

這個發現破壞了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最基本原理:沒有甚麼可以超越光速。既然超越了光速,那也等於是突破了時間屏障,太嚇人了!這促使一些物理學家急於擺平之,以免Aspect會有更加激進的解釋。可是倫敦大學物理學家David Bohm相信,這個發現意味著客觀現實並不存在,不管我們的宇宙看上去顯得有多實實在在,本質上只不過是一個幻覺、是一幅巨大壯觀又詳盡的全息圖。

幾乎在整個歷史上,西方科學都在這麼一種偏見的驅使下駑力而行:認為研究物理現象的最好方法是分割並研究其各個部份,無論是對待一場霧還是一個原子。可是全息現象卻告訴我們,宇宙中很多東西不能這麼著去研究;如果我們把一個具有全息結構的東西給分割了,那我們只能得到一堆更小的整體,而不是零件。這個見解促使Bohm用另一種方式來理解Aspect的發現。Bohm認為,之所以亞原子粒子能和其他亞原子粒子不分遠近地保持聯繫,並非因為它們彼此傳送甚麼神秘的信號,而是因為它們的分離只是一個假相。他認為,在更深層次的現實世界中,這種粒子並非一個個獨立個體,而是某個事物的不同部位。Bohm說,這就是Aspect實驗所觀察現象的實質。看起來似乎超越光速的通訊其實是在於更深層次時空的事物。我們所觀察到了的一個個不同的亞原子粒子,只是我們看到那些事物的不同部份,這種粒子並非獨立存在的「部份」,都是一個更深層更根本實體的一個個側面。因為我們這個物質世界的每個東西都是這種「幻象」組成的,我們的宇宙本身只是一個全息映像圖。

Bohm大膽地說,可能全息底片層次的現實是個起始階段,往下還存在著更深層的宇宙。Bohm不是唯一發現宇宙是全息顯像圖的證據的研究者。在大腦研究領域獨立研究的斯坦福神經物理學家Karl Pribram也很同意自然是全息顯像的說法。Pribram是因為困惑於大腦是如何存儲記憶的難題而被全息模型所吸引。他幾十年來大量的研究都顯示出,記憶不是被侷限在大腦的某個固定區域,而是散布在整個大腦。在二十年代一系列里程碑式的試驗中,大腦研究科學家Karl Lashley發現無論老鼠大腦的哪個部份被摘除了,都不能擦除老鼠在手術前學會的完成複雜任務的記憶。唯一的問題就是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機制能夠說明大腦記憶的這種「整體存在於每一個局部」的特性。60年代,Pribram碰到了全息的概念,意識到這就是腦科學家長久期待的解釋。Pribram認為,記憶的編碼不是在神經元裏面,也不是在微小的神經元組裏,而是以縱橫交錯遍布大腦的神經刺激構成了一幅記憶的全息「電影」。換言之, Pribram認為大腦本身就是一個全息顯像圖。

給人深刻印象的是,有大量證據可以證實大腦利用全息原理來工作。Pribram的理論實際上已經在神經物理學家中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支持。阿根廷裔意大利研究者Hugo Zucarelli最近擴展了的全息原理能夠解釋大腦的這種能力。Hugo Zucarelli還發展了一種全息聲錄音技術,可以幾近完美地再現現實聲音場景。Pribam認為,從數學上我們的大腦通過頻率域的輸入來構建「實在的」現實,這一觀點已經得到了相當多試驗的支持。已經發現,我們的每一種知覺都對相當寬的一些頻率域有感知,而這一點曾經很受質疑。研究者們還發現,比如,我們的視覺系統對音頻有感知,我們的味覺一定程度上依賴「氣味頻率」,甚至我們體內的細胞都能感知許多種頻率。這些發現說明,只有在意識的全息範疇,這些頻率才被挑選分類成慣常認為的不同感覺。

最讓人驚奇的是,當把Pribram的大腦全息模型同Bohm的理論放到一起。如果世界的實在只是一個衍生的現實,這裏的一切實際上都是頻率的全息顯像圖,而且如果大腦自身也是一個全息投影並且只從大全息圖的頻率中選擇部份頻率再把頻率變成感官知覺,那麼客觀現實成了甚麼?很簡單,不存在。

這個物質世界是個虛幻、幻象,儘管我們會認為我們是物質存在的,可以在這個物質世界裏運動,卻是個幻象。我們真的只是頻率萬花筒的「接收器」,我們只不過是被從這個幻象全息圖中抽取出來變形到這個物質世界。這個驚人的現實的景象是Bohm 和Pribram理論的綜合展示,叫全息模型。儘管有許多科學家懷疑,卻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他們認為,這可能是目前科學對現實建立的最精確的模型了。更有甚者認為這個模型甚至可以解釋科學長期以來解釋不了的許多神秘現象。很多研究者,比如Bohm和Pribram,已經注意到了許多超心理現象(para-psychological phenomena)根據全息模型就變得很容易理解了。還有就像Pribram指出的,在這個全息顯像宇宙裏,如果用全息理論來看的話,甚至是偶然事件都變得必然了。同時發生的事件或巧合突然有意義了,現實中的每一件事物都變的有所象徵,即使是最意外的事情都表示有背後對應的原因。

通過《轉法輪》中「遙視功能」一節,我們知道,「我們的身體在一個特定的空間中有一個場存在,這個場和德那個場還不是一個場,不是同一個空間的,但大小是一樣的場範圍。這個場和宇宙有一種對應關係,宇宙那邊有甚麼,在他這個場中能夠對應過來甚麼,都能對應過來。它是一種影像,不是真實的。……不過影子也是一種物質存在,它是對應過來的關係,隨著那邊的變化而變化,所以有的人所說的遙視功能,就是看他自己空間場範圍之內的東西。」

我們還知道,就是宿命通功能也只是看自己空間場範圍之內對應過來的影像。那麼,既然這些特異功能看到的都不是直接的物質存在的真相而是影像的話,那我們的肉眼看到的也好、儀器觀測到的也好,就更不可能是像我們所以為的那種「實實在在」了。而這些對應關係反映到我們的感知和測度,就表現為了粒子的共振:或者所說的「同步現象」,或者所謂的「偶然現象」。

就是這些粒子的共振現象,導致了我們所認為的大小遠近觀念的破滅,距離隨時都面臨失去意義,大小的概念也因此而搖搖欲墜。

時間

現代科學對時間的定義是,能使出現在空間同一位置上且其餘因素均相同的兩事件得以區分的一種量度。如果加上另外空間的前提就變得沒有意義了,所以我們姑且不考慮它。

可是頻率是不能離開空間和時間來談論的,頻率和時間並沒有因果關係,卻是一對孿生子。不過我們知道,在現實世界中,振動頻率越高的粒子也越小、振幅也越小;而根據大法的法理,每一個粒子也都是一個空間,那麼也就是說時間也跟粒子自身的空間是一致的。在現實世界中,越是微觀的粒子其所分布的範圍越廣闊,根據大法的法理也就是其整體境界所佔據的空間越大。

時間可以變換為空間來測度,另外的空間可以用這個時空的頻率來反映。那麼我認為,我們現在手段所測度的頻率,可以作為對應另外時空的映射換算。所以我認為自己的質量定義:m= EV0= VV0還是很有道理的。

功、能量、力

像功、能量、力等,儘管有明確的概念區分,可是無論在定義上還是在實質上卻是難於區分的。功的英文詞是Power,我記得是牛頓提出來的,牛頓是個聖經學者。查字典發現Power本意是「力、權力、神」的意思,天上諸神就是the Powers above。綜合中西方的共同之處,大概的意思就是導致事物發生改變的原因(動能)和維持事物不變的原因(勢能),更抽象地概括說就是,功是存在和存在的原因。

可是根據物質的概念,能被感知到的存在就是物質!繞這麼一大圈,如果我們還願意承認物質的定義正確的話,那我們就會看到這麼一點,我們這個宇宙的一切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現方式,都是能量表現的不同側面。即使不用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我們也能看到這一點。

而我們還看到,質量、也就是能量其實是針對不同境界才有意義的。我們希望將根據這一點逐步地深入探討所有現象的實質──生命。

索引文獻

[1] Brilliant Disguise: Light, Matter and the Zero-Point Field, by Bernhard Haisch
[2] Space-Time-Mass Unified Theory at https://www.space-time.mass.com
[3] Resonant Arrays and Generation of Sound, by Slavek Krepelka, SDK, 26. August 2001
[4] Water: Essential for Existence, by Dan Stewart and Denise Routledge, Canada
[5] Tesla: Man Out of Time, by Margaret Cheney, Prentice Hall, NJ c1981
[6] The Universe as a Hologram, author unknown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3/1/27/43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