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ALS)可能與體育運動有關


【明慧網2002年5月15日】在今年4月於Denver舉行的美國神經學年會上,一項關於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ALS)與運動之間關係的研究引起了人們的關注。Nikolaos Scarmeas博士在會上報導的調查研究顯示喜愛體育運動的人似乎更容易患上ALS。

這項由哥倫比亞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承擔的研究,比較了279名患有運動神經疾病(其中主要是ALS)的病人和152名其他類型的神經疾病患者的生活史。發現運動神經疾病的患者當中曾在高中和大學當過校運動隊成員的比例較對照組高70%,而他們當中身材適中或偏瘦的比例也較對照組高一倍。西北大學的神經學教授Robert Sufit博士雖然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但他認為這一調查結果印證了許多神經學專家的臨床經驗--ALS在從事體育運動的人(不一定是專業的)當中有更高的發病率。Robert Sufit博士說,「我的病人常告訴我說,『我從來不生病,我還跑馬拉松呢。』」

ALS是一種進行性肌肉萎縮症,在美國每年有5600人患上此病。由於患者的大腦和脊髓中負責隨意性肌肉運動的神經細胞死亡,而導致肌肉萎縮。隨著病情的深入,病人會出現癱瘓,直至呼吸肌萎縮衰竭而死亡。ALS又稱為Luo Gehrig氏病(Luo Gehrig's disease)。Luo Gehrig是美國二、三十年代的著名棒球明星,效力紐約洋基隊,4次奪得美國棒球聯盟最有價值球員獎(MVP)。1939年他(36歲)被診斷患有該病,1941年去世,Luo Gehrig氏病因而得名。

由於ALS的發病機理並不清楚,科學家們還不敢做出結論說ALS和體育運動有關係。在一系列假設中,遺傳因素,環境毒素和外傷都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釋為甚麼從事體育運動的人有較高的ALS發病率。因為許多其他行業或生活習慣接觸環境毒素和受外傷的可能性也許更大。Nikolaos Scarmeas博士提出的最後一種解釋相對而言較有說服力。即運動神經元細胞在一生中發生興奮衝動的次數是有限的,劇烈的體育運動可能使這種有限的潛能過早地消耗殆盡而導致神經元的死亡。

事實上科學家早就發現體細胞分裂次數是有限的。而神經細胞屬於終端分化細胞,不存在分裂方面的問題。但是如果Nikolaos Scarmeas博士的假設是對的,很可能意味著終端分化細胞在執行其職能方面也是有限的。大家知道控制細胞分裂次數的機制在於染色體端粒的長短,那麼控制神經細胞興奮次數的機制在哪裏呢?人體的其他細胞以致器官是不是也有類似的限制呢?

健康與長壽是人人渴望的。去健身房、跑步等各項體育運動正日益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份,但是體育運動與健康長壽並不能劃等號。人們普遍知道肥胖與許多疾病有關,於是拼命地去跑步和做健身。當然許多長壽的人確實有比較好的身材,不胖不瘦的。然而真正的原因往往不是因為他們參加了多少健身運動,而是由於他們生活起居規律,沒有不良嗜好,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們有樂觀、知足、開朗的生活態度。其實生活有規律和沒有不良嗜好,本身不也是良好精神境界的一方面體現嗎?(轉自正見網)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2/5/15/29963.html